公文起草三问
今天谈一谈公文的目的,即公文关键在于解决问题,起草时要问好“三个
问”——“问题找准了吗?措施管用吗?工作能落地吗?”这是公文目标导向的问
题,管用有效可得90分。
公文制发的目的是处理政务、解决问题、维护大局,以达到以文辅政、以文促政、
以文兴政效果。
前几年,有位自治区领导就文件起草有关问题作出指示,强调制定文件要做到“三
问”:一问问题抓准了没有;二问措施实施后问题能不能解决;三问提出的措施能
不能落地。
这“三问”提得很好,是落实实的文风的具体要求。文风不实,反映出思想作风不
纯、工作作风不实。
哲学有人生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上面公
文“三问”与哲学三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哲学三问直指人类对自我认知、发展
根源和未来方向的思考,而公文“三问”则聚焦于政务工作的核心逻辑。对这“三
问”,原有个组织部门的领导理解很透,本文借鉴了其观点。
“问题抓准了没有”,追问的是工作的本质与根源。如同“我是谁”,要求精准定
位现实矛盾与问题,明晰工作的核心对象。
这问的是制定文件有没有正确的问题导向。制定文件,尤其是政策性、规范性文
件,理应奔着解决工作中、发展上的现实问题去。如果问题找不准、抓不住,就像
射箭没有靶子,文件里写什么都是瞎比划,写得天花乱坠也没有用。
例如,在草拟关于推进乡村振兴行动的文件时,首先要找准当地产业振兴、人才
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大振兴”存在的问题,要通过深入调
研,找准诸如部分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附加值低,缺乏特色品牌;农村青壮
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农业生产经营后继乏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
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等具体问题。只有精准定位这些实际问题,工作举措才有针对
性。
“措施实施后问题能不能解决”,追问的是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恰似“我从
哪里来”,需要从过往经验与实际情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
案。
这问的是文件中有没有拿出解决问题的管用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