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学院“十五五”大学文化建设规划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学院“十五五”大学文化建设规划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 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文化形态。大学文化 建设积淀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价值,承载着学校的办学初心 使命,是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分。为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根据《x 师范学院“十五五”发展规 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四五”发展回顾 (一)取得成绩 “十四五”时期,学校坚持文化铸校战略,秉承厚德博学校 训,继承优良办学传统,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深入挖掘学校的文 化资源,形成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全校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 三中全会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和校园 文化活动之中,广大师生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 以校为家,校荣我荣,奋发有为推进学校发展。 2.校园文化品牌形象有效构建。加强学校品牌形象识别系统 建设,进一步凝练了学校的办学精神、“一训三风”,创作完成了 校歌的谱写传唱,拍摄制作完成学校宣传片,加强和改进宣传工 作,提升了学校整体形象和社会美誉度。 3.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持续推进。以学校章程为统领,不断完 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组织规则和各类办事程序,建立起较为完 善的现代大学治理规章制度体系。 4.校园文化景观品质得到提升。建成了崇德水景广场、校史 馆、学前教育展览馆,扩建了图书馆、体育场,完成了校园道路 和楼宇重新命名,新建了行知园、桃李园等园地,设立了师范生 誓词等,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初显成效。 5、体育文化节、大学生科技节、社团巡礼月等文化艺术活 动。组织开展“互联网+”课外科技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 项目培育,连续举办元旦晚会,开设教职工室内体育活动场所, 丰富了师生校园文化生活。 (二)存在不足 “十四五”时期,学校大学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氛围 日益浓厚。与此同时,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需求对 大学文化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也还存在 许多不足之处,如校园文化氛围还有待进一步营造,文化品质还 需要进一步提升,大学文化在学校建设有特色、高水平本科师范 院校中的作用发挥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等。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发展方向,以满足广大师生高层次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 点,持续优化立德树人育人环境,自觉把大学文化建设贯穿于学 校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建设高质量教 育教学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全过程。加强师 德师风、校风学风建设,努力建设格调高雅、充满活力、富有特 色的陕师院文化,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本科师范院校提供强 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三、建设目标 “十五五”期间,初步形成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 行为文化和形象文化整体推进、协同发展的工作模式。校园文化 体制机制基本健全,以办学精神、校训校风、办学定位、办学理 念、治校方略、办学特色等为文化内核的陕师院文化品格进一步 弘扬,引领凝聚作用更加突出。厚德博学、自强不息、立身传道、 知行统一、爱校荣校、乐幼爱教的文化生态更加凸显。文化环境 及其内涵品味优化提升,文化载体和文化建设成果更加优质丰富, 文化品牌和文化形象传播更为广泛,文化育人功能进一步增强, 学校师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明显提升。 四、基本思路 (一)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大力弘扬学校优良的办学传 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凝炼建校以来学校的办 学特色和核心价值理念,构建学校精神文化体系,充分发挥学校 精神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和保障作用,不断增强学校凝聚力。 1.以制度文化为保障,推进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大学制 度文化建设。坚持依法办学和依法治校,积极探索“党委领导、 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建设促进学校科 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形成学校各项制度高效、有力执行的良好局 面。 2.以环境文化建设为载体,提升学校环境文化的功能和品位。 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与学校精神文化相匹配的文化景观、文化设施、 文化阵地和品牌形象建设,全面提高校园环境规划和建设水平, 加强学校文化环境管理,注重文化阵地建设。 3.以行为文化建设为抓手,大力弘扬陕师院精神。通过加强 师德师风和教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彰显优良校风。通过培育鲜明 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引领师生践行陕师院精神。加大对内对外 宣传力度,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4.以形象文化为展示,着重打造文化传承平台。通过加强文 化景观建设、完善品牌形象识别系统、加强文化传播体系建设、 打造特色学院学科文化、提升文化服务与支撑能力,加强学校形 象文化建设,持续深入挖掘形象文化凝聚功能。 五、主要任务 (一)以精神文化提升工程筑牢思想之基 1.深化理论武装和价值引领。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 想政治工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广大师 生。持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做好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 动,把育人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根据教育改革和全面实施 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 方略的教育活动,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 创业的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价值观引领。 2.弘扬陕师院精神。围绕办学定位、理念、特色等加强宣传, 讲好师院故事,拓展师院精神呈现形式和展示平台。持续加强校 史馆建设,强化校史整理与修订,完善展板和陈列物品,形成一 批能够反映学校发展历程、体现学校精神传承的成果。将校史纳 入新生入学和教师入职教育,让师生知校史、懂校情,促进师院 精神薪火相传。组织开展爱校荣校系列活动,规范开学典礼、毕 业典礼、学位授予、优秀表彰等重要典仪,丰富和完善校友参与 学校建设的途径和方式。 3.开展文明校园创建。组织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聚焦立德 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四史” 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