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2025年整治
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
重要论述,严格对标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关于基层减负的
决策部署,2025年,XX县教科局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
长效巩固”原则,以“减负不减责、松绑不松劲”为目标,聚
焦基层学校和教师反映最强烈、矛盾最集中的“报表多、会议
多、检查多、负担重”等痛点难点,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推
动为基层减负工作从“纸上要求”向“落地见效”转变。现将
全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位统筹破题,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让减负“有
方向、有支撑”
基层减负工作推进初期,我们通过“线上问卷+线下座谈+实
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县12个乡镇(街道)中心学
校、38所中小学、26所幼儿园开展专题调研,累计收集教师、
家长反馈意见237条,梳理出“同一数据重复报送”“临时性任
务多头布置”“非教学事务挤占教学时间”等6类18项突出问
题。针对这些问题,局党组坚持“一把手”牵头抓总、班子成
员分兵把口、责任股室协同联动,构建起“决策—执行—监
督—反馈”全链条责任体系。
一方面,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
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基层减负
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专项督查组、宣传引导
组3个工作专班,明确“每月一调度、每季一研判、半年一总
结”的工作机制。全年共召开领导小组会议8次,专题研究减负
事项15项,出台《XX县教科系统2025年基层减负十项措施》
《关于规范教育系统报表报送和会议活动的通知》等制度文
件6个,从制度层面划出“红线”、明确“禁区”。例如,针
对“报表过多过滥”问题,文件明确规定“除上级明确要求的
必报报表外,局内各股室不得自行设计、下发统计报表;确需
开展的专项调研,须提前3个工作日向领导小组备案,经审核同
意后方可实施”。
另一方面,压实主体责任。将基层减负纳入学校年度考核、
校长履职评价重要内容,与教育教学质量、师德师风建设等指
标同部署、同落实、同奖惩。建立“局领导包联学校”制
度,11名班子成员每人联系3-4所学校,全年累计深入基层调
研120余次,现场解决教师周转宿舍维修、课后服务经费保障等
问题47个。同时,要求各学校成立“减负工作小组”,由校长
任第一责任人,明确专人负责日常对接,确保上级政策在“最
后一公里”落地生根。如XX镇中心小学建立“教师诉求台
账”,每周汇总教师反映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立即办结,需
协调上级部门的3个工作日内反馈进展,全年累计解决教师停车
难、打印耗材不足等实际问题21件。
二、精准靶向施策,打通“中梗阻”流程堵点,让减负“见
真章、出实效”
形式主义的“虚功”,往往藏在具体事务的“空转”里。我
们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聚焦“报表、会
议、检查、非教学事务”四大关键领域,靶向发力、精准拆
弹。
一是“减报表”,让数据“多跑路”、教师“少跑腿”。针
对过去“一份数据填多份表、同一事项报多次”等问题,我们
整合局内基教股、人事股、计财股等7个股室的统计需求,开
发“XX县教育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将教师信息、学生学籍、
校舍资产等12类高频数据统一录入系统,实现“一次采集、多
方共享”。2025年秋季学期起,全面推行“基础教育动态数据
一张表”,将原有的23项常规报表压缩至8项,报送频率由“月
报+季报+年报”调整为“月报为主、季报补充”。例如,以往
教师职称评审需提交的教学业绩、培训记录、获奖证书等材
料,现通过平台直接调取验证,教师无需重复打印装订,仅此
一项每年为全县教师节省纸张、打印费用约12万元。
二是“减会议”,让精力“回到课堂”、决策“贴近实
际”。严格落实“无会周”制度,规定每月第三周为“全县教
育系统无会周”(特殊情况除外),期间原则上不安排全县性
会议。同时,推行“短实新”会议模式,明确“一般性工作部
署会不超过30分钟、专题研究会不超过1小时”,要求发言材料
提前1天发送,杜绝“临时念稿”“照本宣科”。2025年,全局
性会议数量较2024年减少42%,会议总时长压缩35%。例如,原
定于每季度召开的“学校安全工作例会”,改为“线上视频
会+实地抽查”相结合,仅在开学、放假等关键节点召开现场
会,既保证了工作落实,又让校长们腾出时间深入班级听课、
参与教研。
三是“减检查”,让评价“重实效”、学校“轻应付”。制
定《XX县教育系统检查评比备案管理办法》,实行“综合查一
次”机制,将教学常规检查、安全检查、党建检查、师德师风
检查等8类15项检查整合为“年度综合督查”,由局领导带
队,抽调各股室骨干组成联合督查组,每学期开展1次,避
免“多头查、重复查”。同时,推行“清单式”督查,提前3天
向学校下发督查清单,明确检查内容和标准,避免“看台账
多、查现场少”“挑毛病多、提建议少”。2025年秋季学期督
查中,督查组发现某乡镇小学存在“课后服务课程表与实际授
课不符”问题,当场反馈整改要求,并跟踪指导学校完善课程
管理,而非简单通报批评。此类“带着问题去、盯着整改
走”的督查模式,得到基层学校的普遍认可。
四是“减负担”,让教师“专注教学”、学生“轻装上
阵”。重点清理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务,明确“严禁强制教师
参与社会事务、严禁摊派非教学任务、严禁占用教师休息时间
布置工作”。2025年,全面规范教师微信工作群管理,要求各
学校对原有群组进行清理整合,每个学科教师群不超过2个、行
政事务群不超过1个,严禁在群内发布与工作无关的信息。例
如,有个中学将原有的“语文教师群”“数学教师群”“班主
任工作群”等11个群组整合为“教学业务群”“行政事务
群”2个,教师每日接收的非教学信息减少80%以上。此外,严
格落实“弹性上下班”制度,教师课后服务结束后可申请调
休,全年累计为教师调休1.2万个工作日。
三、数字赋能提效,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让减负“更
智能、更便捷”
基层减负既要“做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