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县科技局派驻纪检监察组2022-2025年度工作总结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县科技局派驻纪检监察 组2022-2025年度工作总结 2022年8月至今,我作为县纪委监委派驻县科技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始终以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中央纪 委历次全会精神,紧扣“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责定位,立足科技系统“服 务创新驱动、赋能产业升级”主责主业,以钉钉子精神抓监督、以“绣花功”功夫促规 范、以“连心桥”举措聚合力,推动驻在单位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干部作风显著转变、 科创事业提质增效。三年来,牵头开展专项监督检查23次,推动整改问题37个,处 置问题线索8件(其中自办5件),批评教育6人次、谈话提醒4人次,推动建章立 制19项,驻在单位连续两年获评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 结如下: 一、以政治监督为根本,校准事业发展“定盘星”。政治监督不是抽象的口 号,而是具体的、实践的。三年来,我始终坚持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聚 焦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四个面向”战略部署、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和县委“科技强 县”三年行动,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一是紧盯“关键少数”强引 领。把驻在单位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作为监督重点,建立“定期谈心+动态研 判+列席会议”机制。三年来累计与党组书记开展廉政谈话12次,与班子成员个别交 流28人次,列席党组会、党组扩大会67次,重点监督“三重一大”决策程序执行情 况。2023年初,在列席党组会审议“县级科技专项扶持资金分配方案”时,发现某企业 申报材料中“研发投入占比”数据存疑,当场要求暂停审议并启动核查。经查,该企业 为套取资金虚增研发费用,最终取消其申报资格并全县通报,倒逼党组完善《科技 项目评审“三审三公示”制度》,将企业信用核查、现场踏勘纳入必经程序。二是聚焦 中心工作抓落实。围绕“科技强农”“科创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大攻坚任 务,制定《政治监督重点任务清单》,建立“台账管理+动态销号+回头督查”闭环机 制。2024年3月,在督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工作时,发现部分乡镇存在“重申报 轻建设”问题——某园区核心区基础设施滞后半年未达标,直接影响创建进度。我立 即约谈分管副局长和相关乡镇负责人,推动成立专项攻坚组,协调财政、农业农村 等部门解决资金缺口200万元,仅用2个月完成道路硬化、灌溉系统改造等工程,最 终该园区以全省第3名的成绩通过验收。此事让我深刻体会到:政治监督必须“长牙带 电”,只有把监督嵌入中心工作全链条,才能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 根。三是强化理论武装铸根基。推动驻在单位建立“第一议题”学习制度,三年来督促 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4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72场,重点督导学习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2022年10月,在检查某党支部学习记录 时,发现部分党员对“新型举国体制”理解模糊,我当场指出问题并建议邀请县委党校 专家开展专题辅导。此后,驻在单位创新“科技+党建”模式,组织党员干部走进高新 技术企业、科技特派员基地开展“沉浸式”学习,2名干部的学习心得在《XX党建》杂 志发表,真正实现了“”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二、以精准监督为抓手,筑牢权力运行“防火墙”。科技系统涉及项目审批、资 金管理、成果转化等关键领域,廉政风险点多面广。三年来,我坚持“带着问题去、 盯着问题改”,通过“蹲点式”调研、“穿透式”监督、“清单式”整改,推动权力规范运 行。一是深挖细查风险点。2022年下半年,我带领组员用3个月时间对驻在单位权力 运行流程进行全面梳理,重点排查科技项目申报、评审、验收,科技奖励评定,科 研经费管理等6大类21个环节的风险点。在走访县科创中心时,有企业负责人反 映:“个别评审专家与企业老板很熟,会不会打‘人情分’?”这一问题引起我们高度重 视。随后,我们调取近3年32个科技项目评审资料,比对专家与企业关联信息,发 现2名专家存在“既是评委又是项目合作方”的情况,立即建议党组调整专家库,将“近 三年与企业有技术合作”纳入回避范围,并出台《科技评审专家动态管理办法》,每 年更新20%专家库成员。二是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坚持“严管就是厚爱”,对苗头性、 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2023年6月,在核查某企业投诉“科技补贴发放慢”问题 时,发现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因忙于其他事务,将3家企业的申请材料积压半个月未处 理。考虑到未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对该科室负责人进行谈话提醒,并推动建立“首问 负责+限时办结”制度,明确“材料齐全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10个工作日内兑付资 金”。此后,企业补贴发放准时率从85%提升至100%,2024年企业满意度测评中,“服 务效率”指标得分92.6分,较2022年提高15个百分点。三是科技赋能提升质效。针对 科技项目数量多、资金体量大、监管难度高的特点,推动驻在单位开发“科技项目管 理平台”,将申报、评审、验收全流程线上运行,嵌入“红黄绿”三色预警模块(红色 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