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党建引领高质量村(社区)自治工作交流
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能和大家坐在一起交流党建引领村(社区)自治的心得
体会,我既感荣幸,更觉责任重大。作为在基层摸爬滚打 12 年
的“老乡镇”,我深刻体会到:村(社区)自治不是“松绳子”
“放风筝”,而是要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把群众的“主心骨”立
起来、把治理的“微细胞”活起来、把发展的“内生力”聚起来。
近年来,我们乡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为抓手,在全
乡 17 个行政村(社区)探索“党建+自治”融合路径,有了一些
“土办法”“真经验”,也有不少“硬骨头”“新课题”。下面,我
结合具体实践,从“为何引、怎么引、如何持续引”三个方面,
和大家掏掏心窝子。
一、要想明白为什么必须把党建挺在自治前面
去年春天,我在走访*村时遇到一件“怪事”:村里要修一条
3 公里的机耕路,村“两委”班子议了 3 次方案,公示栏贴了半
个月,结果开工那天,10 多户村民扛着锄头堵在村口,说“路
要从我家菜地过,补偿没谈拢”。最后还是包村干部带着党员挨
家挨户做工作,花了 20 多天才把矛盾化解。这件事让我反思:
为什么群众的事,群众自己不积极?为什么干部跑断腿,群众却
不买账?
深入调研后发现,问题症结在“两张皮”:一方面,部分村
党组织习惯“大包大揽”,从环境整治到矛盾调解,从产业发展
到民生实事,事事都由干部“拍板”,群众成了“旁观者”;另一
方面,群众参与渠道不畅通,要么觉得“说了也白说”,要么觉
得“不关我事”,久而久之,自治变成了“干部的事”“上边的
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
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对于我们这样的农
业乡村来说,村(社区)是党执政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
群众的“最前一公里”。如果自治搞不好,党建就会“悬空”;如
果党建不引领,自治就会“走偏”。基于这个认识,我们明确了
“党建引领不是越俎代庖,而是搭台唱戏;不是包办代替,而是
凝聚合力”的核心思路,提出“三个转变”目标:从“行政推动”
向“群众主动”转变、从“政府独唱”向“多方合唱”转变、从
“短期见效”向“长效管用”转变。
以*村为例,我们推行“支部出题、党员领题、群众解题”
机制:村党支部每月召开“院坝议事会”,把“修水渠、建文化
广场、管护集体林地”等具体事项作为“议题”,由党员代表、
村民代表、乡贤代表共同讨论;设立“金点子奖”,对采纳的群
众建议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去年以来,这个村通过这种方
式解决了灌溉管道老化、垃圾清运不及时等 12 个问题,群众参
与率从 30%提升到 85%,甚至有位 70 多岁的老党员主动带着孙
子义务清理河道,说“党支部把话筒递到了咱手里,咱得把责任
扛在肩上”。
二、解题:在“小切口”里做“大文章”的实践探索——党
建引领自治具体怎么抓
思路明确了,关键在落实。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
务实管用”,重点在“组织、机制、载体”三个维度下功夫,探
索出三条“土洋结合”的实践路径。
(一)织密“组织网”,让自治有“主阵地”。过去,村(社
区)党组织覆盖虽广,但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不够灵敏。有
的村党员年龄偏大、流动党员管理难,有的社区“两新”组织与
党组织“两张皮”。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创新“1+N”组织体系:
“1”是村(社区)党支部,“N”是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
功能性党小组(如产业发展党小组、矛盾调解党小组、文化宣传
党小组)。在*社区,我们按照“每 300 户左右划分一个网格”的
标准,将全社区划分为 5 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立 1 个党小组,由
社区“两委”成员担任网格长,选拔 35 岁以下、有责任心的党
员担任网格员,同时在楼栋、商铺中培育“党员中心户”,形成
“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群众”的四级联动体
系。去年夏天,暴雨导致社区低洼路段积水,网格党小组组长老
陈凌晨接到群众电话后,立即带着党员中心户逐户排查,连夜疏
通排水管道,群众感慨:“党员就在身边,心里踏实!”更关键的
是,我们把“组织覆盖”与“服务覆盖”结合起来。每个网格党
小组都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定期收集群众
诉求(比如留守老人吃饭难、儿童课后托管难),然后整合村卫
生室、乡贤企业、志愿者团队等资源,打造“15 分钟便民服务
圈”。目前,全乡已建成 12 个“红色驿站”,提供代买代办、政
策咨询、矛盾调解等服务,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236 件。
(二)健全“机制链”,让自治有“硬规矩”。自治不是“一
团和气”,必须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我们坚持“群众定规矩、
大家来遵守”,重点完善三项机制。一是“民事民议”机制。推
行“四议两公开”(党支部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
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标准化流程,
但又不拘泥于形式。比如,针对留守老人多的*村,我们创新“田
埂议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