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组织部关于2025年上半年
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总结报告
2025年上半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
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城市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将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全市工作的重
中之重。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聚焦系统性构建、项目化推进、精准化服
务,着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形成了上
下贯通、执行有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党建工作新格局,为推动全市经济
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扁平高效的治理指挥体系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深刻认识到,现代城市治理的复杂性与动态性,要
求我们必须打破传统层级壁垒,建立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指挥体系。为此,我们
持续深化组织体系创新,构建了扁平化的城市基层治理指挥体系,有效贯通了市、
区、街道、社区四级治理的“中枢神经”。
(一)创新指挥架构,确保政令畅通。自2022年在*省率先建立扁平化基层治理
指挥体系以来,我们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升级。*年,我们进一步出台了《关于坚持党
建引领深化“城市社区基层治理指挥体系”建设明确重点任务的方案》,明确了“一包
五清五抓”这一核心工作任务。“一包”即组织市县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对全
市所有社区、小区进行直接包保,将领导力量、工作力量、服务资源直接投放到基
层一线。“五清”则是在业务梳理层面,做到办理事项数量清、业务事项条件清、审批
权力来源清、业务事项流程清、业务协同关系清,为街道社区厘清职责边界,实现
减负增效。“五抓”是在治理能力建设层面,狠抓人才队伍建设、抓执法力量下沉、抓
多方资源融合、抓立体激励引导、抓长效机制创新,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的专业化、
协同化水平。这一体系的核心优势在于减少了中间环节,实现了市级层面的直接调
度和对基层的精准赋能,使得各项中心工作和重大任务能够一竿子插到底,确保了
政令畅通和高效执行。
(二)健全包保机制,凝聚协同合力。在扁平化指挥体系的框架下,我们常态
化建立并深化了各级党组织包保机制。全市共发动559个市、县的党员干部下沉一
线,参与社区、小区的清雪除冰工作,有力保障了市民的节日出行安全,这正是扁
平化指挥体系实战效能的一次集中体现。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我们引领和带动了广
大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到基层治理与服务中,不断增强基层治理合力,成功打造了党
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格局。
二、聚焦项目牵引,打造服务民生的“书记领航”工程
为将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的政治责任落到实处,避免工作虚化、责任空
转,我市自2020年起,在全市范围内统筹开展了“书记领航”工程。该工程要求各级党
组织书记走上前台,将基层治理中的难点、民生服务中的痛点、党的建设中的薄弱
点作为“书记项目”,亲自挂帅、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办,以项目化管理的方
式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一)压实主体责任,书记带头攻坚克难。“书记领航”工程的核心在于压实“第
一责任人”的责任。工程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带头推进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区域共
治、难题共解,主动深入基层一线研究情况,精准谋划推进措施。通过建立项目逐
级审核和备案管理机制,我们确保了所有项目定位准确、内容务实,有效避免了以
易充难、以虚充实的形式主义问题。书记们带头认领的项目,往往是那些群众反映
最强烈、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如老旧小区改造、停车位规划、环境卫
生整治、特殊群体帮扶等。这种自上而下的高位推动,为破解长期困扰基层的治理
顽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二)突出民生导向,项目化推动服务落地。“书记领航”工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项目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截至目前,全
市各级党组织书记共谋划认领“书记领航”工程项目3801个,内容涵盖了党建水平提
升、老旧小区改造、扶贫济困、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创业就业等多个党建和民生领
域,累计投入资金达到1亿元。这些资金和项目的投入,极大地改善了社区及所辖小
区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持续升级了软硬件条件。更重要的是,通过项目实
施,一批批民生实事得到有效解决,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得到显著增
强,社区服务民生的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例如,一些社区书记牵头实施的“智慧
养老”项目,为辖区高龄、独居老人安装了智能监测设备和一键呼叫系统;一些街道
书记领衔的“背街小巷”整治项目,彻底改变了过去道路坑洼、管线杂乱的面貌。这些
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党组织就在身边、服务就在眼
前。
(三)加强宣传引导,扩大品牌社会影响力。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
作用,我们注重加强对“书记领航”工程的宣传推广。市、区两级组织部门定期整理各
地各部门的“书记领航”工程项目优秀成果和典型事例,在*市党建新媒体平台等官方
媒体开设专栏,进行择优发布和系列报道。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我们向全社会展
示了各级党组织书记担当作为的良好形象,宣传了基层治理的创新做法和显著成
效,有效提升了“书记领航”工程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营造了全市上下大抓基层、
共抓党建的浓厚氛围。
三、夯实基础阵地,筑牢联系群众的党群服务网络
服务阵地是党组织开展活动、服务群众的基本依托。我们坚持重心下移、资源
下沉,大力推进党群服务中心(站)体系建设,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集政治引领、
便民服务、议事协商、文化教育、矛盾化解于一体的基层治理“主阵地”。
(一)构建五级体系,实现服务阵地全覆盖。我们着眼于构建一个覆盖广泛、
层级清晰、功能互补的阵地网络,在市、区、街道、社区、网格。截至目前,全市
已建成五级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服务站,它们如同“神经末梢”一般,将服务触角延伸至
居民家门口。我们对街道和社区两级的党群服务中心实行标准化建设,统一悬挂醒
目标识,科学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推行全程领办代办制度,并配备了书报阅览、
文体活动、休息饮水等一系列便民服务设施,为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提供优质、高
效、便捷的服务。
(二)推动功能转型,打造精准化服务平台。在实现阵地“有形覆盖”的基础
上,我们更致力于推动其功能从“多而杂”向“专而精”的深刻转型,实现“有效覆盖”。
我们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差异化打造各具特
色的功能型党群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