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政府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个全体会,主要目的是总结前段时
间工作成效,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
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职责,持续提升服务发
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的“三服务”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
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准办公室工作的“定盘星”。
从服务发展上看,办公室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提质增效
的“助推器”。2025年是我区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攻
坚年,也是推进“文旅融合创新区、生态经济先行区、港产
城联动示范区”建设的决胜之年。当前,全区正聚焦古城业
态升级、运河港口转型、现代农业提质等重点工作,比如总投
资**亿元的古城夜游经济综合体项目即将开工,**家港口的绿
色转型进入验收阶段,万亩稻虾共作示范基地需要打通产销链
路。这些工作涉及多部门协同、多环节衔接,办公室作为统筹
协调的“总调度”,既要牵头制定项目推进时序表,又要协调
解决土地报批、资金保障等堵点问题,更要跟踪监测投资进度
与效益指标。可以说,办公室的高效运转直接关系到重大项目
能否如期落地、产业转型能否顺利推进,是确保发展蓝图转化
为现实成果的关键一环。
从服务决策上看,办公室是辅助科学民主决策的“智囊
团”。2025年我区面临着经济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民生
福祉改善等多重任务,无论是制定《古城文化保护利用条例实
施细则》,还是出台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都需要
精准的数据分析和扎实的基层调研作为支撑。办公室承担着汇
总各镇街发展动态、梳理部门工作建议、研判经济运行态势的
重要职责。例如,在谋划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时,办公室需
深入**等镇的**个试点村,摸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难点、特
色产业发展的痛点,形成包含“党支部+合作社+电商”模式推
广建议的调研报告;在应对运河生态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时,要
整合环保、文旅、交通等部门的数据,提出兼顾生态红线与
发展需求的可行性方案,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资
料”和“最优解选项”。
从服务落实上看,办公室是确保政策落地见效的“督查
哨”。2025年我区确定的**件民生实事,从新建**所普惠性
幼儿园到改造**个老旧小区管网,从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到完善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每一项都直接关系群众获得感。这些工作
能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离不开办公室的跟踪问效。办公室
既要对照民生实事清单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督促教
育、住建等责任部门按节点推进;也要针对政策执行中的“中
梗阻”问题开展专项督查,比如,核查医保报销流程简化政策
是否真正惠及群众、小微企业纾困资金是否及时拨付到位。特
别是在落实中央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中,办公室需全程跟进整改
方案执行情况,防止出现“虚假整改”“纸上整改”,确保每
一项部署都能见底见效。
今年以来,区政府办公室按照“重点工作突破年”的部署
要求,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办文办会方面,我们严
格遵循工作规范,不断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全年处理各类
公文**件,组织各类会议**场,保障了政府工作的顺畅运转。
在以文辅政方面,我们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
究,撰写各类调研报告、政策建议**篇,其中**篇得到区领导
的肯定性批示,部分建议被纳入全区发展规划和政策文件,为
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督查工作方面,我们聚焦重大
决策部署、重点项目建设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专项督
查**次,推动解决各类问题**个,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例如,不久前我们成功举办了**活动,咱们办公室在统筹协
调、后勤保障上全程跟进,没掉链子,说明咱们这支队伍是能
打硬仗、值得信赖的。但咱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荣誉
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鞭策。大家要记住,办公室工
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咱们站的位置特殊,肩
上的担子不轻,每一份文件、每一次会议、每一项督查、每一
个电话,都可能影响决策部署的推进,关系政府的形象和公信
力。所以,同志们,要珍惜这份荣誉、珍惜这个平台、珍惜新
时代给咱们的机会,不是空话,得铭记在心里面、落实在行动
上。
二、直面问题短板,扫清工作中的“绊脚石”
同志们,成绩要肯定,但问题更要正视。要是捂着掖着,小
问题就会拖成大麻烦。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当
前,咱们工作中还有几个“拦路虎”和“绊脚石”:
一是工作效率迟缓。个别同志干工作,恰似“不骑马,不
骑牛,骑着毛驴坐中游”,不急不躁,缺乏紧迫感。这让我
想起那个经典的寓言——寒号鸟在阳光明媚的秋天,嘲笑喜
鹊忙着垒窝,自己只顾晒太阳,唱着“寒风冻死我,明天就
垒窝”。结果呢?真到了寒风刺骨的冬夜,它只能哀嚎着冻
死了。咱们一些工作也是这样,重要会议题材料明明提前几
天就布置了,偏偏要像寒号鸟一样“等明天”,拖到最后一
刻才交,搞得会务人员手忙脚乱,材料审核仓促了,很容易出
纰漏。还有些重要请示,不提前谋划,临到要报了才“临时抱
佛脚”,留给领导审阅的时间就那么一点点。当年红军长征强
渡大渡河,若也这般拖沓,怎会有“飞夺泸定桥”的奇迹?这
种“拖延症”,说到底是责任心不到位,把“急事缓办”当成
了常态,务必要及时整改!
二是工作作风浮漂。个别同志思想松懈,存在“脚踩西瓜
皮——滑到哪算哪”的现象。就像机要保密工作,这是“红
线”“底线”,可个别同志就是不上心,觉得“就一份文
件,能出啥大事”。这让我想起《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
扁鹊几次指出蔡桓公的病症,蔡桓公都不以为然,甚至嘲笑扁
鹊。从小病拖到大病,从“疾在腠理”、“在肌肤”、“在肠
胃”一直拖到“在骨髓”,最终病入膏肓,无药可救。须知保
密战线无小事,任何一丝麻痹和疏漏,都可能像蔡桓公的病一
样,开始觉得是小事,但隐患日积月累,一旦爆发就是惊天动
地、无法挽回的损失!就像革命战争年代,地下党员传递情报
时连墨迹深浅都要反复推敲,稍有不慎便全盘皆输。
三是工作质量粗糙。个别同志还存在“粗枝大叶”的毛
病,报送的文稿,有时“新瓶装旧酒”,数据“大概齐”,规
范说法没吃透,甚至奉行简单改个地名、换个数字的“拿
来主义”。这说明什么?要么是调研不深,要么是态度不认
真,骨子里还是“差不多就行”的思想在作祟。这让我想起
胡适先生笔下的“差不多先生”。他凡事不求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