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镇纵深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现场部署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镇纵深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提升行动现场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在**村召开这次现场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 省、市关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决策部署,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分析当 前形势,对全镇下一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加压。刚 才,我们实地观摩了**村的整治成效,听取了他们的经验介绍,相信大家和我一 样,深受启发、倍感振奋。**村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分片负责”的模式,实现 了村容村貌的蝶变,这充分证明,只要我们思想上真重视、行动上真落实,人居环 境整治工作就一定能抓出成效。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深刻认识整治提升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自“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启动以来,我镇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将农 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 果。全镇上下同心协力,村庄“颜值”和群众“幸福指数”稳步提升。特别是像**村这样 的先进典型,为我们树立了标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这些成绩的 取得,离不开在座各位的辛勤付出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在此,我代表镇党委、 政府,向奋战在人居环境整治一线的全体同志、父老乡亲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差距。一是发展 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少数村庄还存在“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现象,先进村和后进 村的差距明显,全域整治、整体提升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二是整治标准不够高。 部分区域满足于“扫干净、摆整齐”的初级标准,在精细化管理、品质化提升上下的功 夫还不够,距离“处处是景、入目皆画”的目标还有较大距离。三是“反弹”现象时有发 生。一些地方存在“一阵风”式整治,检查时紧、过后则松,前清后乱、边整边乱的问 题屡禁不止,长效管护机制还没有真正落地生根。四是群众发动不够深入。部分群 众的主人翁意识不强,“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的现象依 然存在,“人人关心、家家行动”的共建共享氛围尚未浓厚。 同志们,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是“百千万工程”的底 色工程,更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我们必须认识到,这项工作不是选择 题,而是必答题;不是阶段性任务,而是长期性工程。一个干净、整洁、有序的人 居环境,是吸引人才、留住乡愁、发展产业的基础。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 度,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下定决心、下足力 气,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二、聚焦关键,精准施策,全面掀起整治提升新高潮 刚才**村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下一步,全镇各村(社区)要认真 学习、深刻领会,并结合自身实际,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动整治工作向 纵深发展。具体要抓好“四个新提升”。 (一)聚焦“清脏治乱”,在全域净化上实现新提升。这是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 和前提。要下定决心打一场“清脏治M乱”的歼灭战,彻底清除视觉污染,还乡村清爽 底色。一要全面清理存量。重点聚焦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田间地头、河塘沟渠等 重点区域,对积存的生产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杂草淤泥等进行一次 彻底的、拉网式的清理。我们要借鉴兄弟镇街的经验,有些地方在2024年就清理了 房前屋后垃圾超过2075吨,清拆了违章建筑近3万平方米。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决心和 力度,给自己定下硬指标。我提议,到今年年底,全镇要实现主要道路、公共空间 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各村要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清理时限,销号管理,确保 清彻底、不留白。二要坚决遏制增量。核心是建立常态化的保洁机制。要进一步完 善“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体系,确保垃圾日产日清。要科学合理配置 垃圾箱、垃圾桶等收集设施,杜绝垃圾满溢、落地现象。同时,要加大对乱倾乱倒 行为的巡查和处罚力度,形成有效震慑。要坚决整治乱搭乱建、乱圈乱占、乱贴乱 画等“八乱”现象,对于不符合规划、影响村容村貌的建(构)筑物,要依法依规、坚 决予以拆除,像有的地区一样,一年内就对172栋沿街农房进行了风貌提升,我们要 学习这种魄力。三要攻克治理难点。农村家禽散养是影响环境卫生的一个顽固问 题。要坚持疏堵结合,积极引导村民进行圈养、集中养殖,对确不具备圈养条件 的,要划定公共养殖区域,规范管理。对于村庄内的“牛皮癣”小广告,要建立“属地 管理、随见随清”的责任制,探索使用新型涂料等技术手段,从源头上进行防治。 (二)聚焦“精细管理”,在提质增效上实现新提升。如果说“清脏治乱”是做减 法,那么“精细管理”就是做加法,是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迈进的关键一步。一 要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这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里子”工程。我们必须因地 制宜,科学选择治理模式。对于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庄,要加快推进村级污水处理设 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可以借鉴一些地方的成功经验,采用“A/O+MBR+人工湿地”等 成熟稳定的处理工艺。根据一些项目的经验,一套日处理能力50到100吨的MBR系 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可以达到一级A标准,能够有效解决整村的污水问题。对于 居住分散、管网铺设困难的偏远农户,可以推广建设户用三格式化粪池或小型一体 化处理设备。对于靠近城镇的村庄,要积极推动污水管网接入市政管网,统一处 理。我们的目标是,到2026年底,全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要达到85%以上,核心 村庄力争实现全覆盖。二要普及生活垃圾分类。这是现代乡村文明水平的重要体 现。要加快完善垃圾分类的硬件设施,在各村合理布设功能完善、标识清晰的垃圾 分类投放点,并明确公示投放种类、收集方式和责任人。更重要的是软件建设,也 就是引导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村的经验很好,他们在保洁员收集后,还 在“清洁驿站”进行二次分拣。我们要把这个做法在全镇推广,建立一套“户分类投 放、村二次分拣、镇回收转运”的精细化模式。对于二次分拣的准确率,我们要建立 考核标准,初期目标不能低于85%。同时,要积极探索可回收物、厨余垃圾的资源 化利用渠道,比如建立积分兑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