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年干部成长交流座谈会上的发言
大家好!很荣幸能在今天的座谈会上与大家分享我的工作体
会。我是来自办公室的小张,从事文秘工作已整整八年。八年
来,从最初整理会议记录时手忙脚乱的"新手",到如今能独立
完成综合材料撰写的"老笔杆";从跟着领导学协调时战战兢兢
的"传声筒",到如今能统筹各方资源的"多面手",我深刻体会
到:办公室工作虽不直接面对群众,但每一份文件都连着民生
冷暖;虽不身处一线攻坚,但每一次运转都关乎决策落地。今
天,我想结合自身岗位,围绕"忠诚、干净、担当"这三个关键
词,谈谈一名青年文秘干部的成长感悟。
一、忠诚:在字里行间淬炼政治品格,做立场坚定的明白人
办公室是单位的中枢神经,文秘工作则是中枢的神经末梢。
八年来,我参与起草过300余份重要文件、撰写过80余篇领导讲
话、整理过200余期工作简报,这些文字材料看似冰冷,实则每
一行都跳动着政治脉搏。记得2021年参与起草党史学习教育总
结报告时,我起初按照常规思路罗列了学习次数、活动场次等
数据,却被分管领导叫停:总结不能只写'做了什么',更要写
透'悟了什么'。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文秘工作的忠诚,首
先体现在对政治方向的精准把握上。
从那以后,我给自己定了三个必核的工作规矩:每篇材料起
草前必核中央最新精神,确保与党中央决策部署同频;每项政
策解读必核上级文件原文,避免出现政策温差;每个表述用语
必核权威解读,杜绝模棱两可的模糊表述。去年起草乡村振兴
实施方案时,涉及到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的表述,我连续三天查
阅中央一号文件、国家乡村振兴局最新问答、省乡村振兴厅政
策汇编,发现不同文件中对监测对象收入标准的界定有细微差
异,最终结合本地实际,建议将监测范围由年人均收入低
于6000元调整为低于6500元并综合考虑'两不愁三保障'情
况,这个修改得到了领导的肯定:文秘干部的政治忠诚,就藏
在这些'斤斤计较'的细节里。
办公室的特殊岗位,还要求我们把忠诚转化为严守纪律的实
际行动。这些年,我参与过多次重要会议筹备,接触过不少敏
感文件。记得2022年筹备市委全会期间,有位老同学找到
我,说想通过我了解会议透露的经济政策动向,承诺事成后给
我介绍一个轻松赚钱的项目。我当场严肃拒绝:文件上的每一
个字都是组织机密,我的笔杆子只能为公家用。后来才知
道,那位同学的公司正涉及违规融资,若当时泄露半点信
息,后果不堪设想。这件事让我更加明白:文秘干部的忠
诚,不仅是嘴上说的忠诚,更是行动上的干净;不仅是八小时
内守规矩,更是八小时外有底线。
二、干净:于细微之处守牢廉洁底线,做行稳致远的清白人
办公室工作接触面广、协调事项多,看似清水衙门,实则处
处有廉洁风险。这些年,我负责过公务接待、办公用品采购、
会议经费管理等工作,也在基层调研中收到过群众递来的土特
产,在协调项目时碰到过企业送来的购物卡。记得2020年刚接
手公务接待时,有次接待上级检查组,酒店经理悄悄塞给我一
张购物卡,说一点心意,方便以后多照顾。我当场把卡推回
去:接待标准是组织定的,该吃什么、该用什么,我们都列得
明明白白,您的心意我心领了,但这卡我不能收。后来,我把
这件事写进了接待工作日志,在部门例会上作了自我批评:廉
洁防线一旦有了'第一次松动',就会有'第二次妥协',必须从
细节上防微杜渐。
办公室的干净,还体现在对权力的正确看待上。作为领导的
大秘,我有时会被误认为有特权。记得有位亲戚想让孩子进入
某重点学校,托我找领导说情。我耐心解释:我能帮着协调的
是工作上的事,但教育资源分配是政策说了算,我要是违规插
手,不仅对不起组织信任,更对不起您对我的期望。最终,亲
戚虽然没办成事,却对我说:小张,你没变,还是那个实在
人。这句话让我更加清醒:文秘干部的权力是组织赋予的,只
能用来服务工作,不能用来谋私;所谓清白,不是不做事,而
是做事不沾灰;所谓干净,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带动一片。
这些年,我坚持把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