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绩为镜,在时代答卷中见初心见真章
各位领导、同志们:
政绩观不是抽象的命题,而是衡量党员干部世界观、事业观、
权力观的“经验交流”。它关乎事业成败、民心向背,体现的是
一个干部的境界、格局与使命。近期,通过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关于统计工作的讲话精神,特别是对
曲靖市统计造假案件的深入剖析,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政
绩不是数字的堆砌,不是表格的粉饰,而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感受得到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天,我围绕“以政绩为镜”,谈
三点思考,与同志们共勉。
一、为谁树绩,把好“方向舵”,在一以贯之中守初心
政绩的归宿,不在台账、不在光环,而在于“为谁而树”。
方向偏了,脚步再快,也是在误区里疾驰。
一是政绩要回归“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树政绩不是为“上级点
赞”,而是为“百姓点头”。我们必须拧紧“权为民赋、权为民用”
的螺丝,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衡量,把“群众答不答
应”作为最终标准。要大兴“走下去”的作风,常态化开展“四
下基层”,把群众“家门口”的小事,当作我们“案头上的大
事”。
二是政绩要立足“群众视角”。数字再漂亮,群众感受不到,
就不是实绩;措施再先进,群众无从受益,就是空转。我们要把
“办实事”写进项目、落到预算、体现在政策执行的每一个环节,
努力在“家长里短”中找到施政发力点,在“急难愁盼”中找到
改革突破口。
三是政绩要锚定“监督底线”。政贵有恒,治须有常。防止
“走偏路”,关键要用好“监督尺”。必须推动监督向年轻干部、
关键岗位、重点环节全覆盖,强化“事前预警+事中提醒+事后问
责”闭环管控,让监督成为最好的“护身符”。也要主动把群众
请进来、把问题亮出来,靠“阳光政务”防止“暗箱操作”,靠
“千里眼顺风耳”及时发现“歪风邪气”。
二、为何立绩,握好“主攻笔”,在久久为功中见真章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本质
上是解决“谋什么、怎么谋”的问题。
一是政绩要“立志为公”,不做“权力的主人”,只做“人民
的公仆”。要常掸“思想尘”,多照“正心镜”,在做决策时“反
问自己三句”:是否真正为了百姓、是否掺杂了私心、是否经得
起监督。政绩不在“升迁路线图”上,而在“群众口碑账”里。
我们要以“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