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领导关于“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实践担当为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的调研报告
2025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深化之年,也是实施
“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
于“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意志行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的重要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市委关于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
的总体要求,笔者于 2025 年 7 月至 8 月,通过实地走访、座谈
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全市 12 个县(区)、23 个重点企
业、17 个基层社区,围绕“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实践担当、服
务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理论武装:从“入脑”到“入行”的实践路径探索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武装是实践的基础。调研发现,今年以
来,全市上下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
在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基础上,探索形成“三维联动”学习机制,
推动理论学习从“任务式完成”向“内生式驱动”转变,为高质
量发展注入思想动能。
(一)“体系化”学习筑牢根基,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针对以往理论学习存在的“碎片化”“表面化”倾向,各县
(区)普遍建立“1+N”学习清单制度:“1”即每月固定“理论
学习日”,以党委(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原原
本本研读《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专题摘编》等必读书目;“N”即结合本地实际,配套制定
“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专项学习模块。如 XX
县聚焦“新能源产业强县”目标,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能
源革命”的重要论述纳入重点,组织发改、工信、园区等部门开
展“专题研学+企业走访”活动,既学深悟透政策导向,又精准
对接企业需求。调研中,XX 县发改局干部李某表示:“过去学
理论总觉得‘离工作远’,现在结合产业短板学,才发现总书记
讲的‘先立后破’‘创新驱动’都是解题密码。”
(二)“场景化”学习激活实效,破解“怎么学”的难题
为避免理论学习“坐而论道”,各地创新“沉浸式”“互动式”
学习载体。一是打造“移动课堂”。XX 区依托辖区内红色教育
基地、产业园区、乡村振兴示范点,串联“红色遗址—企业车间
—田间地头”三条学习路线,开展“行走的党课”120 余场,让
党员干部在“看变化、听故事、谈体会”中深化理论认同。如在
该区 XX 镇“智慧农业示范园”,农户王大姐现场讲述“通过学
习‘大食物观’,我们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菌菇大棚,年收入翻
了一番”的故事,让“理论指导实践”的逻辑变得可感可触。二
是推行“案例教学”。XX 市直机关工委选取“老旧小区改造”
“优化营商环境”等 10 个典型案例,组织干部开展“复盘式”
学习——先由责任单位介绍做法,再由专家学者剖析理论依据,
最后由参与干部分组研讨“如果是我该怎么干”。这种“实践—
理论—再实践”的闭环模式,让学习成果快速转化为解决问题的
能力。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通过案例教学推动解决民生难
题 37 项,其中“社区养老服务站全覆盖”“农村公路亮化工程”
等项目获群众点赞。
(三)“长效化”学习巩固成果,打通“学用转化”堵点
理论武装的关键在“用”。各地建立“学习—调研—解题—
反馈”全链条机制,推动学习成果制度化、常态化转化。一方面,
实行“课题制”学习,要求党员干部结合岗位职责,每年牵头
1-2 个重点课题,通过“理论学习—实地调研—形成报告—推动
落实”流程,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政策举措。如 XX 高新区围绕
“科技成果转化”课题,组织科技、高校、企业代表联合攻关,
最终推动出台《关于促进科技成果在高新区落地转化的实施意
见》,今年 1-7 月,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 42%。另一方
面,强化“效果评估”,将理论学习成效纳入干部年度考核、党
建述职重要内容,通过“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实绩对比”等
方式,倒逼学习走深走实。调研中,XX 县 XX 镇干部张某坦言:
“现在学习不再是‘交作业’,而是要看能不能解决群众急难愁
盼,这种压力反而让我们更愿学、更会学。”
二、实践担当:从“敢为”到“善为”的能力跃升之路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担当的意义在于推动发展。调研
发现,面对经济回升向好但基础尚不牢固、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
重的复杂形势,全市干部队伍展现出“闯”的精神、“创”的劲
头、“干”的作风,在项目建设、民生改善、基层治理等领域形
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一)在“重大项目攻坚”中锤炼担当之勇
重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今年,全市共谋划实
施省级重点项目 45 个、市级重点项目 120 个,总投资超 3000 亿
元。为推动项目早落地、早见效,各地成立“项目专班”,实行
“领导包联+专班推进+限时办结”机制,干部主动下沉一线解决
用地、用工、融资等问题。如 XX 县 XX 新能源电池项目,从签
约到投产仅用 10 个月,创下该县重大项目落地新纪录。项目负
责人回忆:“前期用地指标紧张,包联的副县长带着我们跑省进
市,协调调剂指标;建设期间遇到暴雨,党员干部 24 小时驻守
工地排水抢险,这种‘保姆式’服务让我们信心倍增。”据统计,
今年上半年,全市重点项目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