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市 XX 区关于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
情况报告
截至 2025 年 8 月 5 日,针对我区近期发生的基孔肯雅热疫情,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疾控专家的有力指导下,XX
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启动应急响应
机制,全面动员、周密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有效的防控措施。
当前,疫情传播风险已得到初步遏制,整体态势趋于平稳可控。为
全面总结经验,查摆不足,明确方向,特将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情
况报告如下。
一、防疫工作总体情况
(一)疫情基本态势
本次基孔肯雅热疫情于 2025 年 7 月下旬在我区首次被发现。
7 月 21 日,我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3 例。随后,病例数量呈现短期
内的局部聚集性增长。截至 7 月 24 日,累计报告确诊病例增至 6
例。面对疫情发展,我区防控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各项措施迅速落
地。截至 8 月 3 日,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44 例。
从疫情特征来看,本次疫情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地理
分布相对集中,病例主要分布在 XX 街道和 XX 街道的部分社区
为精准划定疫点、实施分区分类管理提供了明确指向。二是病例
均为轻症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关节疼痛为主,经过及时
规范的医疗救治,患者病情稳定,无一例重症或死亡病例报告。三
是传播途径清晰,为典型的蚊媒传播疾病,主要由白纹伊蚊叮咬传
播,这为我区将蚊媒控制作为核心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应急响应与组织领导
疫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区主
要领导担任总指挥的 XX 区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指挥部,下设综
合协调、医疗救治、流调溯源、环境整治、宣传教育等多个工作
专班,构建了集中统一、运转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
在组织领导层面,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即压实属地、部门、
单位、个人责任,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控格局。区级领导
干部带头深入一线,采取分片包干的方式,对重点街道、重点社区、
重点场所的防控工作进行不间断的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指令和措
施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同时,我区迅速启动了“1335”快速反
应机制,即 1 小时内完成病例复核和流行病学调查启动,3 小时内
完成疫点范围划定和初步处置,3 天内完成疫点及周边区域的第
一轮蚊媒应急控制,5 天内将蚊媒密度控制在安全水平以下,确保
了疫情处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防疫实践举措和好的做法
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区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探索
并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强化监测预警,实现“四早”闭环管理
一是加强疫情与病媒监测。全区各级医疗机构严格执行预检
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加强对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患者的排
查和监测,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可疑病例。同时,区疾控中心联合第
三方专业机构,在全区范围内,特别是重点街道和场所,加密布设
蚊媒监测点,动态评估蚊媒密度与病原携带情况,为风险研判和干
预措施调整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持。二是规范医疗救治准备。我
区及时向社会公布了基孔肯雅热定点收治医院名单,并组织开展
专项培训,重点学习《基孔肯雅热防控指南》和相关诊疗方案,确
保医护人员熟练掌握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院内感染控制要求。
此外,定点医院提前储备了充足的诊疗药物和带有纱窗纱门的隔
离病房,保障了所有确诊患者均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隔离治疗。
三是快速流调与隔离。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流调队伍迅速
行动,查明感染来源与传播链条,精准划定疫点范围,并指导患者
严格落实居家或住院防蚊隔离措施,有效切断了“病人-伊蚊-健康
人”的传播链。
(二)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参与根除孳生地
我区深刻认识到,控制蚊媒是阻断基孔肯雅热传播的根本手
段。为此,区爱卫办牵头,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爱国卫
生运动新高潮。一是发布全民行动倡议。区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多
次通过官方渠道发布通知,号召全区市民立即行动起来,开展“清
积水、灭蚊虫”的统一行动,形成了“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的
良好氛围。二是聚焦关键环节,清除卫生死角。行动重点是“翻
盆倒罐清积水”,彻底清理房前屋后、阳台、天台、地下车库等
区域的闲置容器、废旧轮胎、花盆托盘等小型积水,从源头上杜
绝蚊虫孳生。三是党员干部模范带头。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
员积极响应号召,迅速下沉到村(社区)一线,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
锋模范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8 月 4 日,仅市级下沉支援力量
就组织了 739 人次深入我区重点村居,与基层工作人员一同入户
宣传、清理积水、整治环境,极大地推动了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创新病媒控制手段,探索科学综合防治
在传统环境治理和化学消杀的基础上,我区积极引入并探索
了更为绿色、可持续的病媒控制新技术。最为代表性的是与 XX
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在我区部分重点区域创新性地开展了“以蚊
治蚊”的生物防治试点工作。该技术通过在蚊虫孳生地投放实验
室培育的华丽巨蚊幼虫,利用其捕食其他蚊类幼虫的生物习性,达
到从源头控制传播媒介数量的目的。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我区的
防控工具箱,也为建立长效、环保的蚊媒控制机制提供了有益探
索。同时,我区坚持综合防治原则,将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与环境
治理有机结合,确保了防控效果的最大化。
(四)加强重点场所监管,筑牢行业防控屏障
针对 A 级景区、星级饭店、文体场馆、建筑工地等人员密
集、流动性大的重点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