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县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县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 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会议, 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的重要 指示精神,总结我县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分析当 前面临的形势与问题,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为全面推进乡 村振兴、夯实基层治理根基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参加今天的会 议有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相关领导同志,各乡镇(街 道)党(工)委书记、组织委员,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县农 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刚才,*镇、*街道、县委组 织部先后作了汇报发言,既总结了各自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中的特色做法,也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讲的都很务实、很 有见地,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 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 重大战略意义 村级后备干部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新鲜血液”,是推动乡 村振兴的“生力军”,更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源头活水”。在 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加强村级后备干 部队伍建设,不仅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更是一项具有战略性、 全局性的重要任务。 一是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必 然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而村干部特别是后备干部,是党联系服务群众最直接的桥梁和纽 带。近年来,我县通过持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村级党组织的凝 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但部分村(社区)仍存在干部队伍年龄 偏大、知识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县 个村(社区)中,“两委”干部平均年龄达到岁,其中岁以上的 占比超过%;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占比达*%,难以适应新时代农 村工作的新要求。如果不能及时培养一批政治过硬、能力突出、 群众认可的后备干部,就可能出现“后继乏人”的局面,党的执 政根基就会受到影响。只有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好,才能确保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确保基层党组织始终成为带领 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是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迫切需 要。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当前,我县正处于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关键时期,无论是 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还是化解矛盾纠纷、提升治理水 平,都需要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从实践来 看,凡是发展势头好、群众满意度高的村(社区),往往都有一 支优秀的干部队伍作支撑。例如,镇村近年来之所以能打造出全 省知名的乡村旅游品牌,关键就在于村党支部提前储备了名懂经 营、会管理的后备干部,他们在项目策划、市场推广、服务提升 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带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万元。反观 一些发展相对滞后的村(社区),普遍存在后备干部储备不足、 能力不强的问题,导致许多好政策、好项目难以落地见效。因此, 只有抓紧抓实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三是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重 要保障。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村级治理的成效直 接关系到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当前,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 各类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基层矛盾纠纷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的 特点,这对村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在征地拆 迁、环境整治、集体资产分配等工作中,既需要干部有较强的政 策理论水平,又需要有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近年来,我县通过 推行村级后备干部参与基层治理机制,让后备干部担任网格员、 调解员等职务,有效提升了矛盾化解效率。数据显示,去年以来, 全县后备干部共参与调解矛盾纠纷起,成功化解起,化解率达到 *%,较往年提升了*个百分点。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一批善于做 群众工作、能够驾驭复杂局面的后备干部,才能不断提升基层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坚持标准导向,在“选”字上从严从实,确保后备干部 源头活水充足 选准选好后备干部,是加强队伍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 的一步。我们要严格标准、拓宽渠道,把那些政治素质高、群众 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优秀人才选出来、储备好。 一是明确选拔标准,把好政治关口。选拔村级后备干部,首 先要突出政治标准,坚决把那些对党忠诚、理想信念坚定、严守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人选拔出来。具体来说,要做到“四个注 重”:注重选拔拥护党的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的人;注重选拔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群众 公认度高的人;注重选拔“双带”能力强,既能带头致富、又能 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人;注重选拔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没有违 法违纪行为的人。同时,要严格资格审查,对拟培养对象的政治 表现、道德品行、群众口碑等进行全面考察,坚决把不符合条件 的人挡在门外。例如,街道在选拔后备干部时,通过走访党员群 众、查阅档案、征求纪检部门意见等方式,对名初步人选进行了 严格审查,最终将*名政治过硬、表现突出的同志纳入后备库, 确保了后备干部的质量。 二是拓宽选拔渠道,打破身份限制。要坚持“不拘一格选人 才”,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等限制,把更多优秀人才纳入视野。 具体可以通过“三个一批”来选拔:从本村(社区)致富能手、 返乡创业青年、退役军人、大学生村官、优秀村民小组长中选拔 一批;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本乡本土大学生中回引一批,鼓励 他们带着资金、技术、理念回乡发展,参与村级事务;从机关事 业单位退休干部、退居二线人员中选聘一批,发挥他们经验丰富、 资源较多的优势。例如,我县镇近年来通过“乡情回引”工程, 吸引了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担任后备干部,其中人带领村民 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带动户群众年均增收*元以上。同时,要建 立定期摸排机制,每季度对村(社区)优秀人才进行一次全面摸 排,动态更新后备干部信息库,确保人才不流失、不遗漏。 三是规范选拔程序,充分发扬民主。选拔后备干部必须坚持 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确保选出的人经 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具体程序包括:个人自荐,鼓励符合条 件的人员主动报名;群众推荐,由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等推荐身 边的优秀人才;村(社区)组织举荐,结合日常工作表现,提出 初步人选;乡镇(街道)党(工)委考察,通过谈话了解、实地 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