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区专题评估座谈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区专题评估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 XX 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 教育评估座谈会,这既是一次对前期工作成果的集中检阅,也是一 次对下步任务的再动员、再部署。刚才,来自区直单位、企业、 学校、街道、村(社区)等各个层面的 15 位同志,结合各自领域和 工作实际,分享了真切的感受,提出了中肯的评价和宝贵的建议。 大家的发言有思考、有见地,充分反映了此次学习教育在基层落 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真实图景,听后很受启发。市委评估组的到 来,更是对我们工作的有力指导和鞭策。 此次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 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将学习教育作为一项 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统筹重点工作,取得 了扎实成效。可以说,作风建设的新风正气,正在转化为推动 XX 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巩 固成果、深化拓展,任务依然艰巨。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学细悟,砥砺初心,作风建设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回顾前一阶段的工作,全区上下闻令而动、精心组织,推动学 习教育走深走实,呈现出理论学习入脑入心、检视整改动真碰硬、 干事创业精气神全面提振的良好局面。作风就是生产力,优良的 作风就是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在 XX 区的发展实践中得到了充 分印证。 首先,理论武装的“深度”转化为政治忠诚的“高度”。各级 党组织将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配套法规制度,作为理论学 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的必修内容。通过举办专题读书班、邀 请专家辅导、组织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历 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层面,深刻领会作风建设的极端重 要性。大家普遍认识到,八项规定不是一时之举,而是关系人心向 背、决定事业兴衰的长期战略。通过系统学习,全区党员干部的 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显著增强,拥护“两个确 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更加坚定。 其次,检视整改的“力度”转化为服务群众的“温度”。学习 教育没有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是直面问题、刀刃向内。各 单位对照“四风”问题的种种新表现、新变种,深入开展自查自 纠。区委带头,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四不两直”方 式,摸排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针对部分窗口单位存在的办事流程 繁琐、服务态度生硬等“官僚主义”现象,全面推行“一窗通办” “好差评”制度,群众办事满意度提升了近 20 个百分点。针对个 别领域存在的“吃拿卡要”隐形变异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成功 查处了借项目评审、中介服务等名义违规收受好处的案件,净化 了营商环境。过去群众反映强烈的 XX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推进缓 慢问题,在此次学习教育的推动下,相关职能部门成立工作专班, 现场办公,用时不到两个月就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管网堵塞、 外墙脱落等核心问题。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让人民群众切身感 受到了作风转变带来的红利。 再次,作风建设的“硬度”转化为经济发展的“速度”。优良 的作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通过此次学习教育,形式 主义、官僚主义得到有力遏制,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抓落实 的效率更高。这在我们的经济数据上得到了直观体现。根据统 计,202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2.5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高达 72.5%,展现出强劲的经济活力和健康 的产业结构。进入 2025 年以来,全区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 展态势。特别是几个重点项目,如 XX 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建设、 XX 滨河生态文旅走廊的打造,过去可能因为部门协调、审批流程 等问题耗费大量时间,现在通过建立“项目专员”制度,相关单位 主动上门服务,现场解决难题,项目建设周期平均缩短了 15%以上。 实践证明,作风建设与经济发展不是“两张皮”,而是相辅相成、 互为促进的有机整体。 二、认清形势,正视不足,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与坚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顽 固性和反复性,反“四风”的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深层 次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老问题也可能改头换面、死灰 复燃。对此,绝不能有任何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 一是要警惕“疲劳松懈”的心态。随着学习教育集中阶段的 结束,少数同志可能会产生“过关”思想,认为可以“刀枪入库、 马放南山”了。这种思想倾向是极其危险的。作风建设是一场 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一旦思想上出 现松动,行动上就可能出现偏差,已经取得的成果很可能付之东流。 二是要警惕“隐形变异”的风险。当前,“四风”问题变得 更加隐蔽、更具迷惑性。违规吃喝转入内部食堂、私人会所,“不 吃公款吃老板”;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通过电子红包、快递物流等 方式进行,花样翻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穿上了新的“马 甲”,比如以“属地管理”为名层层推卸责任,以“文来文往”“会 来会往”代替真抓实干,以“过度留痕”应付上级检查。这些新 动向、新表现,对我们的辨别能力和监督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是要警惕“制度空转”的现象。近年来,我们围绕作风建 设出台了不少制度规定,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但对照实际 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制度执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