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深入贯彻作风建设专题集中整治问题销
号暨“开门教育”专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集中盘
点销号,对前一阶段学习教育中查摆出的问题进行一次彻底的清
仓起底,确保整改见底、成果落地;二是深化“开门教育”,邀请我
们的“两代表一委员”和群众代表,共同检验我们的整改成效,听
取大家的意见建议。这既是一次问题整改的“销号会”,也是一
次深化作风建设的“推进会”,更是一次检验我们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的“现场会”。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自今年 4 月全县深入贯彻作风建设专
题全面启动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听
令而行,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党委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我县实
际,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在过去的四个多月里,我们坚持高位
推动,县委常委会带头学习、带头查摆、带头整改,形成了以上率
下的良好局面。我们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
题,建立问题、任务、责任“三张清单”,实行台账式管理、项目
化推进。我们坚持敞开大门,累计召开各类座谈会、评议会 80 余
场次,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超过 400 条,真正
做到了让群众参与、请群众评判、由群众监督。
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学习教育取得了阶段性的扎实成
效。一批过去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顽瘴痼疾得到了有效整治,一
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得到了妥善解决,全县干部队伍
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呈现出崭新气象。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
开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
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在座各位代表和全县人民的信任与支持。
在此,我代表县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到作
风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问题销号,绝不意味着万事
大吉;阶段胜利,更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四风”问题树倒根存,土壤还在,一些问题改头换面、潜入地下,
防反弹、防变异的任务依然艰巨。从这次集中整治的情况看,有
三类问题尤其需要我们高度警惕、常抓不懈:
第一类,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新变种”。一些单位“文
山会海”的问题虽然有所改观,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又开始
冒头,工作群、过度留痕,看似便捷高效,实则增加了基层干部新的
负担。有的调研“盆景化”,满足于打造一两个光鲜亮丽的“示
范点”,对面上工作的普遍性问题缺乏深入了解和系统解决。有
的政策执行“中梗阻”,上级的文件精神在中间环节层层衰减,到
了基层就变了味、走了样,群众感受不到政策的温暖。这些问题,
本质上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是离群众越来越远的危险信
号。
第二类,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隐形衣”。随着正风肃纪
力度的持续加大,明目张胆的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现象基本刹住,
但一些干部又穿上了“隐形衣”、玩起了“障眼法”。有的“不吃
公款吃老板”,把宴请、消费转嫁给管理服务对象,搞利益勾兑。
有的转入“一桌餐”、私人会所等隐蔽场所,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
有的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从实物转向电子红包、购物卡、快递邮
寄等更为隐蔽的方式。这些潜滋暗长的歪风,腐蚀的是干部的思
想,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必须露头就打、寸步不让。
第三类,是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相较于“大
老虎”,群众对“身边嗡嗡叫的苍蝇”感受更为真切,也更为痛恨。
有的在服务窗口冷硬横推、态度生硬,让群众“门好进、脸好看、
事难办”。有的在惠民政策、项目资金的分配上优亲厚友、吃拿
卡要,把惠民工程变成了“伤心工程”。有的在执法监管中选择性
执法、人情执法,破坏公平正义。这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
败”,啃食的是群众的获得感,侵蚀的是党的执政根基。此次我们
收集到的 400 多条意见中,超过 60%都与此类问题相关,这足以说
明其危害之广、影响之烈。
同志们,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工作的靶向。今天我们
把这些问题摆在台面上,不是为了揭短亮丑,而是为了警醒我们每
一个人,作风建设必须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永远在路上”
的执着。销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接下来,我们要以更高的
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坚决守好“三道关口”,推动作
风建设向纵深发展,确保我们取得的成果经得起上级检查、经得
起群众评议、经得起历史检验。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