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镇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镇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工作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上级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 风廉政建设和规范基层权力运行的系列文件精神,全面安排部署 我镇即将开展的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这次会议,既是一次 统一思想的动员会,也是一次明确任务的部署会,更是一次压实责 任的加压会。刚才,相关同志已经传达了市区两级的文件精神,并 对审计工作的具体方案进行了解读,内容很具体,要求很明确,希 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把握经济责任审计的 重大意义 对村干部进行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是新时代背景下,推 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 根基的必然要求。全体参会人员,特别是各村的党支部书记,必须 摒弃“例行公事”“与己无关”的错误思想,从政治、发展和民心 三个维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是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 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管党治党 责任不仅要落到党委,也要落到基层党支部。村级组织作为党在 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主要干部的廉洁与否,直接关系 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基层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执行,关系 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其核心目的就 是通过对村干部任期内经济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的制约和监 督,确保基层“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不是单纯的查账,而是 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审计结果将直接反映出村干部是否忠诚履 职、是否清正廉洁,是否把上级的决策部署真正落到了实处。因 此,必须将这次审计工作提升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厚植党的群 众根基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将其作为检验基层干部政治判 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试金石”。 第二,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护航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是促 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当前,我镇正处于全面推 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各类项目资金、惠农补贴、资源开 发收益持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的“盘子”越来越大。据初步统 计,自 2022 年以来,我镇各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了 15%,累计实施的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总额超过了 8000 万元。资金 和资产的快速增长,对我们的管理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果管理跟不上,财务制度不健全,账目混乱,就可能出现集体资 产流失、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甚至被侵占挪用的问题。这不仅会严 重挫伤群众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更会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 “绊脚石”。经济责任审计,就像一次全面的“经济体检”,通过专 业的审计手段,帮助各村摸清家底、发现漏洞、规范管理。这不 仅是对离任干部的负责,更是对新任班子和全村群众的负责,能够 有效防范化解村级财务风险,确保每一分集体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为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民生改善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第三,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回应群众关切的民心工程,是维 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村干部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赋予,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 备受群众关注。近年来,群众对村级财务公开、资产处置、工程 项目等热点问题的关切度持续升高。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干群关 系紧张、信访矛盾多发的情况,根源往往就在于村级事务不公开、 财务不透明,群众心中有本“糊涂账”。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并将审 计结果依法依规向全体村民公开,就是要给群众一个“明白账”、 一本“放心簿”。这既是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有 效形式,也是化解基层矛盾、消除群众疑虑的治本之策。通过审 计,让干部在群众的监督下干事,让权力在制度的笼子里运行,清 白干事的干部可以卸下包袱、挺直腰杆,心存侥幸的干部能够受 到警醒、悬崖勒马。这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营造风清气正的 基层政治生态,维护全镇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 要作用。 二、聚焦关键环节,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确保审计工作高质高 效 这次审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全镇上下必须牢 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严格按照既定方案,聚焦重点,抓住关键,确 保审计工作不走过场、不留死角,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 第一,要精准把握审计内容,做到“全面覆盖”与“重点突出” 相结合。本次审计的范围涵盖了自上一届村“两委”换届以来的 所有任期干部和近期离任的村干部。在内容上,必须坚持全面审 计的原则,对各村的财务收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真实 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无死角检查。具体来说,要重点审查以 下几个方面:一是村级财务收支情况,包括各项收入是否及时足额 入账,各项支出是否真实合规,有无白条抵库、虚报冒领、违规发 放津补贴等问题。二是“三资”管理情况,即资金、资产、资源 的管理。要核查集体资金的使用和存放,查清土地、林地、水面、 房屋、设备等集体资产的登记、承包、租赁和处置程序是否合规, 收益是否及时收缴,有无侵占、挪用、低价变卖或擅自处置集体 资产资源的行为。三是债权债务管理情况,要摸清各村债权债务 的形成原因、规模和现状,是否存在违规举债、违规担保或对村 集体债权长期不追索等问题。四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情况,对村 内实施的道路、水利、公共设施等项目,要重点审查其立项决策、 招投标、合同签订、工程款支付、竣工验收等环节是否符合规定, 是否存在规避招标、虚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