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街道矛盾隐患排查分析研判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街道矛盾隐患 排查分析研判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街道矛盾隐患排查分析研判会,是一次非常重要且十分必 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维护安全稳定工作的系列决 策部署,全面响应XX区委专项会议的重要精神,对当前我们XX街道面临的各类矛盾 风险隐患进行一次彻底的“大起底”和“大扫除”,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工作统一思想、 明确方向、压实责任。刚才,XX派出所的XX同志对近期辖区的总体稳控形势作了深 刻分析,街道政法委员XX同志也通报了前一阶段的摸排情况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方 案,我都赞同。这些分析和方案,客观反映了我们面临的挑战,也为我们接下来的 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XX同志代表街道办事处作出的工作部署,具体、实在,操 作性强,各部门、各社区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 安全稳定是发展的基石,是人民幸福安康最基本的需求,更是我们一切工作的 底线和生命线。没有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改革发展都无从谈起。当前,我 们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改革攻坚的深水区,各种新旧矛盾交织叠 加,风险隐患易发多发,维稳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因此,做好矛盾隐 患的排查化解工作,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常规任务,而是必须扛在肩上、抓在手里 的重大政治责任。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我的思考,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维稳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与复杂严峻性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做好矛盾隐患排查化解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认识问 题。全体与会同志必须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 性。 第一,这是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根本要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群 众的幸福生活。如果群众的基本安全感都得不到保障,社区里矛盾不断、纷争不 止,那么再亮眼的发展数据、再漂亮的城市建设,都将失去意义。群众的“急难愁 盼”问题,很多时候就是以矛盾纠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物业管理失序、劳资纠纷难 解、邻里关系紧张、家庭暴力频发,这些看似“小事”的矛盾,却直接关系到千家万 户的安宁。因此,主动排查、有效化解这些矛盾,就是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落到实 处,是检验我们执政为民成色的“试金石”。 第二,这是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一个地区的发展环境,最直观的体现 就是社会治理水平。一个安全、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吸引投资、集聚人才、 激发市场活力的“强磁场”。反之,如果一个地方矛盾丛生、风险遍地,企业无法安心 经营,居民无法安居乐业,那么高质量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我们XX街道地处中心 城区,经济社会活动频繁,各类市场主体密集。维护好辖区的稳定,就是为企业创 造最优的营商环境,就是为我们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任何一次因矛盾化解不力而 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恶性案件,都可能对我们长期努力营造的发展态势造成不可估 量的冲击。 第三,这是应对复杂严峻形势的迫切需要。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们面临的 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宏观层面看,经济下行压力与社会结构深刻变革 相互叠加,诱发社会矛盾的因素增多。从微观层面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围绕 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利益博弈日趋激烈;同时,网络借贷、虚 拟投资、养老服务等新型业态也带来了新的风险点,其隐蔽性、传染性、危害性更 强。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对我们的治理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决不能 有丝毫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把问题 想得更复杂一些,把措施准备得更周全一些,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正如区委会议 所强调的,要直面问题,对应排尽排的矛盾清单进行分类研判和分级管控。 二、聚焦关键环节,精准施策发力,牢牢掌握矛盾化解的主动权 认识到位,关键在行动。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隐患,大水漫灌、眉毛胡子一把 抓是行不通的。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下足“绣花”功夫,做到精准识别、精 准施策、精准拆弹。 首先,排查要“深、准、全”,做到心中有数。排查是化解的基础。如果底数不 清、情况不明,后续工作就无从谈起。这次的“大起底”工作,绝不能搞形式、走过 场。一是要在“深”字上下功夫。排查不能仅仅停留在办公室看报表、听汇报。街道 领导干部要带头下沉,社区干部要全员出动,网格员要发挥“活地图”“信息树”的作 用,真正走进居民家中、走进企业厂区、走进项目工地,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 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心去感受。要与群众坐在一张板凳上,多听听他们的牢骚 话、抱怨话,这些话里往往就藏着矛盾的根源。二是要在“准”字上做文章。要善于 透过现象看本质,精准识别矛盾的性质、类型和风险等级。哪些是涉及群众切身利 益的民生类矛盾?哪些是可能影响社会大局的涉稳类风险?哪些是个别人员的非理性 诉求?必须进行科学分类、动态管理,建立详实台账,做到“一事一档、一案一策”。 只有精准画像,才能对症下药。三是要在“全”字上求实效。要打破部门壁垒和信 息孤岛,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