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XX镇党委关于发挥乡镇协调响应评价机制作用的经验总结材料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XX 镇党委关于发挥乡镇协调响应评价机制作 用的经验总结材料 根据 XX 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统一部 署,今年以来,XX 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想,紧紧围绕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目标,以乡镇协 调响应评价机制为核心抓手,全力构建并深化“未诉先办、接诉 即办、吹哨报到”三位一体的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系统性、前 瞻性、协同性的工作实践,有效破解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基 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现将有关经验做法总结报 告如下。 一、聚焦源头治理,以“未诉先办”实现从“被动应付”到 “主动作为”的深刻转变 “未诉先办”是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化被动受 理为主动治理的关键一环,旨在通过数据分析与前端感知,将矛盾 化解在萌芽状态,推动社会治理从“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 事”的根本性升级。今年以来,我镇坚持问题导向,依托镇信息化 综合指挥平台和“全能网格”体系,主动发现并预处置潜在风险 点 60 余个,成功将 15 类高频次、季节性问题纳入常态化预警管 理清单,问题预处置率达到 95%以上,从源头减少了诉求存量。 (一)数据赋能,精准预警“未萌之诉” 我镇充分利用 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数据、网格员日常巡 查上报信息、信访信息等多源数据,建立“日汇总、周研判、月 分析”的民情大数据分析机制。通过对历史诉求数据进行深度挖 掘,精准“画像”高频问题和潜在风险。今年 1 至 7 月,通过数据 分析,我们识别出三大高频预警领域:一是农业生产类,主要集中 在农资保障、灌溉用水纠纷、农业废弃物处理等方面;二是人居 环境类,涉及生活垃圾清运、公共设施维护、违章搭建等;三是社 会保障类,涵盖养老、医疗、就业咨询等。针对这些领域,我镇制 定了《XX 镇高频诉求问题“未诉先办”攻坚清单》,明确责任部 门和处置时限,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 (二)关口前移,提前介入“未发之诉” 在精准预警的基础上,我镇将治理关口大幅前移,组织力量主 动介入,力求在问题升级为正式诉求前予以化解。 典型案例一:农业灌溉用水纠纷的主动化解。XX 镇作为农业 大镇,耕地面积广阔,每年春耕、夏种时节,各村之间、村民之间的 用水矛盾历来是高发问题。今年 4 月初,指挥平台通过对历年同 期 12345 热线数据的分析,预判到随着气温回升和春耕全面展开, 下游 XX 村与上游 XX 村极有可能因渠道放水问题产生纠纷。镇 农业农村办公室、水利站主动“未诉先办”,在诉求发生前一周, 组织两个村的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召开用水协调会。会上,水利站 技术人员依据科学测算,制定了分时段、分流量的轮流灌溉方案, 并明确了渠道巡查维护的共同责任。同时,镇司法所工作人员现 场进行普法宣传,讲解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提前介入和精细安排, 今年整个春灌期间,两村未发生一起因用水问题引发的投诉或纠 纷,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典型案例二:季节性养殖污染的提前治理。我镇 XX 村及周 边区域养殖业较为集中,往年夏季高温时节,常因畜禽粪污处理不 当引发环境污染和异味扰民的投诉。今年 5 月,镇生态环境办公 室结合气象预报和历史投诉数据,将畜禽养殖污染列为“未诉先 办”重点督办事项。工作人员联合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对辖区内 所有规模养殖场进行了一轮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粪污处理设施 是否正常运行、防渗措施是否到位。对于发现的 3 处设施老化、 存在渗漏风险的养殖场,执法队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并提供技术 指导,协助其在一周内完成了设施升级改造。同时,镇政府出资增 设了村口的废弃物临时收集点,并加密了清运频次。这一系列前 置举措,使得今年夏季关于养殖污染的投诉量同比下降了 80%以 上,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聚焦高效闭环,以“接诉即办”践行“民有所呼、我有 所应”的庄严承诺 “接诉即办”是检验基层政府响应能力和执行效率的“试金 石”。我镇坚持将群众诉求作为第一信号,整合线下网格与线上平 台,构建起“受理、转办、承办、答复、回访、评价、督办、评 估”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流程再造,确 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截至 2025 年 7 月底, 我镇共受理 12345 热线及线下各类诉求工单 1658 件,即时响应率 达 100%,平均办结时长缩短至 2.5天,问题解决率达 97.5%,群众满 意率达 98.1%,多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一)构建“1+N”快速响应体系 为确保响应速度 ,我镇建立了以镇综合指挥中心为枢纽 (“1”),各职能站所、执法队伍、村(社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