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务副县长在 2025 年县委财经委员会“十五
五”规划专题会议上的发言
同志们:
“十五五”时期,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 X 县实
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为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的
关键五年。编制好“十五五”规划,不仅是描绘蓝图,更是明确
我们未来五年“干什么、怎么干、达到什么效果”的路线图和任
务书。作为负责政府常务工作的同志,我深感责任重大。根据会
议安排,下面,我结合分管的发展改革、财政、应急管理、国资、
统计等领域,本着“不务虚、只务实”的原则,开门见山,就当
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对“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几点思考,向各位
领导和同志们做一汇报。这些问题,是我们绕不开、躲不过的现
实挑战,也是“十五五”规划必须直面并着力破解的核心症结。
县发改委等部门也汇报了相关情况,为我们接下来的讨论和决策
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直面三大核心问题,深刻把握“十五五”发展的现实
基点
谋划未来,必须立足现实。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
稳,在“十四五”期间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一
些深层次、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制约我们高质
量发展的瓶颈。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凸显,“钱袋子”的支撑能力面临
严峻考验。财政是县域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我县财政运
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方面,财政收入的增长动能趋于放
缓。从近三年的数据看,我县经济总量虽在稳步增长,但财税结
构性问题依然存在。2024 年全县 GDP 实现 2087.4 亿元,同比增
长 5.1%,但财政总收入的增长并未完全同步。主体税源中,传
统产业贡献占比依然较高,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税
收贡献尚未形成有力支撑。同时,受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影响,
以及部分重点企业经营波动,我们的税收增长基础并不稳固。另
一方面,财政支出的刚性需求持续攀升。无论是教育、医疗、社
保等民生领域的历史欠账需要补足,还是城市更新、乡村振兴、
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的投入需要加大,都对财政支出提出了更高
要求。据统计,2024 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达到 15%,
远高于财政收入 9%的增幅。这种收支“剪刀差”的持续扩大,
不仅挤压了可用于发展的财力空间,更带来了潜在的债务风险。
当前,地方政府专项债、城投公司债务等隐性债务的化解任务十
分艰巨,已成为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并妥善处理的“灰犀牛”。如
果“十五五”期间我们不能有效拓宽财源、优化支出结构、严控
债务风险,那么许多宏伟蓝图都可能因缺少资金保障而成为“空
中楼阁”。
第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迟缓,新旧动能转换“青黄不接”
的矛盾突出。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我县“十四五”期间在推
动产业转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客观来看,新旧动能转换的进
程仍显缓慢,“新动能尚未茁壮,旧动能已现疲态”的局面亟待
扭转。一是传统产业的路径依赖严重。我县部分传统支柱产业,
长期以来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存在着技术水平不高、
产品附加值偏低、环境负荷较重等问题。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
竞争和愈发严格的环保约束下,其发展空间正被不断压缩。二是
新兴产业的规模效应不足。我们虽然引进了部分数字经济、新材
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企业,但尚未形成集聚效应和完整的产业
链条。从 2024 年的三次产业结构数据 0.02:7.51:92.47 来看,第
三产业占比虽高,但其中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如科技研发、
金融信息、现代物流等业态发展不充分,对经济的引领作用不强。
这种产业结构导致我县经济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在宏观经济周期
性波动面前显得尤为脆弱。在“十五五”期间,如何摆脱对传统
产业的过度依赖,真正培育起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
业集群,是我们必须攻克的头号难题。
第三,重大项目谋划储备不足,要素保障的瓶颈制约愈发明
显。项目是发展的“牛鼻子”。“十五五”规划的落地,最终要靠
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重大项目来支撑。然而,从当前情况看,我们
的项目工作存在明显短板。正如相关搜索结果所揭示的,目前我
们对“十五五”重大项目的研究多停留在谋划和征集阶段真正做
到前期论证充分、具备落地条件、能够产生重大牵引作用的储备
项目数量不多、质量不高。一是项目谋划的前瞻性和系统性不够。
存在“为了报项目而凑项目”的现象,缺乏围绕产业链上下游的
系统谋划,项目与项目之间关联度不强,难以形成“谋划一批、
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二是要素保障的
制约日益趋紧。土地、资金、能耗、环境容量等关键要素,已成
为项目落地的最大瓶颈。特别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三条红线”的
刚性约束下,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极其紧张。同时,金融机构对地
方项目的融资门槛越来越高,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也有待进一
步激发。这些要素保障问题如果不能在“十五五”期间取得突破
性进展,再好的规划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聚焦三大关键突破,科学构筑“十五五”发展的战略
支撑
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是为了更精准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编制“十五五”规划,绝不能停留在一般性的目标设定上,必须
针对上述核心问题,拿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硬招实招。我
建议,应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突破:
第一,以“开源节流、精准高效”为导向,重塑财政可持续
发展新模式。“十五五”期间,必须彻底转变过去依赖土地财政
和规模扩张的惯性思维,建立一套更加稳健、可持续的现代财政
体系。一要着力构建多元化、高韧性的财源体系。要将工作的重
心从“争抢项目”向“培育产业生态”转变。通过精准的产业扶
持政策,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税源型经济,
涵养和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