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乡村振兴局深入贯彻作风建设专题总结评
估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省委
关于作风建设的最新会议精神,全面总结评估我局前一阶段深入
贯彻作风建设专题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
再动员、再部署。目的就是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
的举措,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为全面推进我市乡村振兴事业提供
坚强有力的作风保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客观总结学习教育阶段性成效
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局党组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
委的决策部署,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一项严肃的政
治任务来抓,坚持高位推动、精心组织,全局上下在思想认识、工
作作风、纪律规矩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变化。
一是理论武装持续深化,政治站位实现新提升。我们始终将
理论学习摆在首位,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读书班、
“三会一课”等多种形式,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反复研读习近平总
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实
质和时代内涵。大家普遍认识到,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落
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通过学
习,全局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得到显著
增强,将作风建设融入乡村振兴事业大局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进一步筑牢。
二是工作作风深刻转变,履职效能取得新突破。作风建设的
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实际成果上。我们坚
决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亮剑”,大力精简会议文件,严格控制
“三公”经费支出,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抓落实、求实效
上。局领导班子带头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听民声、察实情、
解难题。正是这种务实作风的转变,有力推动了全市“三农”工
作的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2023 年,我市农林牧渔业产值达到
168.57亿元,同比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达到了
22325 元,实现了 9.5%的较快增长,增速持续领跑。我们还大力推
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仅 2024 年就规划新建 0.4 万亩、改造提升 0.6
万亩,为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夯实了根基。这些成绩的取得,
正是我们以优良作风保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三是制度笼子不断扎紧,纪律防线构筑新屏障。我们坚持标
本兼治,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针对巡察反馈、
内部自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我们全面梳理和修订了财务管理、
公务接待、项目审批、因公出差等一系列内部规章制度,让制度
“长牙”、纪律“带电”。我们还强化了日常监督和执纪问责,运
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
咬耳扯袖,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和严格的
监督执纪,全局干部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显著增强,“不敢腐、不
能腐、不想腐”的思想堤坝日益牢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新时代新征程
对干部作风提出的更高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
待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差距和问题。一是个
别干部的思想认识仍有偏差。有的人存在“闯关”思想,认为学
习教育告一段落就可以松口气、歇歇脚,对作风建设的长期性、
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二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仍未根
除。文山会海现象虽有改观,但在一些领域仍有反弹回潮的风险;
有的工作看似落实了,但穿透力不强,政策的“最后一公里”仍有
堵点。三是服务群众的精准性和主动性仍需加强。在解决群众
“急难愁盼”问题上,有时还停留在被动受理层面,主动下沉、靠
前服务、未诉先办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升。对于项目实施过程
中群众反映的一些具体困难,我们的响应和解决机制还不够高效。
四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仍需提振。少数干部存在“躺平”心态,
面对乡村振兴的复杂任务和艰巨挑战,存在畏难情绪,缺乏攻坚克
难的锐气和开拓创新的勇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刀
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在后续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准确把握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
省委 XX 书记在近期的座谈会上深刻指出,要坚持党性党风
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这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乡村振
兴部门,我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
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我们的作风形象,就是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因此,我们必须从更高的政治站位来认识和把握作风建设。
第一,深化作风建设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作风
问题绝不是小事,而是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
政治问题。中央八项规定,就是从作风建设这个切口入手,推进全
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能不能持之以恒地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
精神,直接关系到我们是否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
个维护”。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