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以自我革命精神引领正风肃纪
反腐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警示教育大会,并安排了这次专题党课,主要目的就是深
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
重要论述,结合我们刚刚共同观看的警示教育片《堕落的轨迹》,以案为鉴、以案
明纪、以案促改,引导和激励我们XX街道全体党员干部,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始终
保持清醒与坚定,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当前,我们XX正处在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的关键发展节点,肩负着推动区域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重
任。越是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就越要加强党的建设,越要抓好作风和纪律。片中
的一幕幕场景、一个个案例,触目惊心、发人深省。看着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从
人民的公仆沦为阶下之囚,其堕落轨迹无不始于思想的滑坡、纪律的松弛。这警示
我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正风肃纪反腐绝不能
有丝毫歇脚松气的念头。下面,我围绕“严守纪律规矩、永葆清廉本色”这个主题,结
合街道实际,和同志们交流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认清形势,利剑高悬,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
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纠
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情民意为之一振。但我们必
须清醒地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极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高压之下,“四风”问题树倒
根存,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卷土重来。
从全国范围看,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最新通报,仅
在2025年上半年,全国就累计查处违反纪律规定精神问题超过79000起,批评教育
和处理超过10万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的超过6万人。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
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堂堂沉痛的警示课。从问题类型看,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
品礼金、违规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依然是重灾
区,分别占比高达50.4%、24.8%和12.5%。同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呈现出新
的变种,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不担当、不作为、乱作
为、假作为的问题,在查处问题总数中占比超过84%。
尤其需要我们警醒的是,这些被查处的案件中,乡科级及以下干部问题占比高
达94.6%。这个数据说明,正风肃纪的压力必须贯通到底、一抓到底,基层恰恰是作
风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我们街道的党员干部,正处在
这个关键层级。我们手中的权力虽然不大,但直接面对群众,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
和政府的形象。一旦作风出现偏差,损害的是群众的切身利益,侵蚀的是党的执政
根基。
警示片中的案例,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活生生的教训。片中人曾是我们的“身
边人”,片中事就是我们必须引以为戒的“镜鉴”。作风堤坝的溃决,往往始于对“小
节”的麻木与侥幸。一顿不该吃的饭、一次不该收的礼、一句不该打的招呼,看似
小事,却可能成为打开腐败“潘多拉魔盒”的钥匙。由风及腐,只有一步之遥。从破
纪到破法,往往就是从一杯酒、一包烟、一张卡开始的。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作
风问题绝不是小事,而是关系人心向背的政治问题。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赶考”的清
醒,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决不能有任何麻痹思想和侥
幸心理。
二、深挖根源,对镜查摆,精准把握由风及腐的演变规律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每一个腐败案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背后必然有
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和演变逻辑。我们不仅要看到问题的表象,更要透过现象看本
质,深挖病灶、对症下药。结合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例,我认为,从作风不正到腐
化堕落,其演变轨迹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松动了。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
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些党员干部
之所以在各种诱惑面前败下阵来,根子就在于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他们
忘记了入党时面对党旗的庄严宣誓,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共
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抛诸脑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发生严重扭曲。当思想的堤坝出现裂痕,各种腐朽思想的洪水便会乘虚而入。从“为
群众办事”逐渐变成“为自己谋利”,初心失守,迷失了人生航向,最终滑向了违纪违
法的深渊。
第二,纪律规矩的“高压线”失电了。党的纪律是带电的“高压线”,是党员干部
不可逾越的底线。然而,一些干部却心存侥幸,把党规党纪当作“稻草人”和“橡皮
筋”,认为只要不触犯刑法,搞点“小动作”、打点“擦边球”无伤大雅。他们信奉所谓
的“潜规则”,搞“人情往来”,在推杯换盏中迷失自我,在礼尚往来中放松警惕。从收
受土特产到收受名烟名酒,再到收受购物卡、礼金,欲望的胃口越来越大,行为的
底线越来越低。他们忘记了“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古训,忘记了无数前车之鉴的惨
痛教训,对纪律失去了敬畏之心,最终必然会触碰“高压线”,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第三,权力观念的“方向盘”跑偏了。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
益。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福祉。但一些干部却把
权力视为私有财产,把公权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有的在便民服务中“吃拿卡要”,把
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变成了自己寻租获利的“自留地”;有的在项目审批、执法监
管中优亲厚友、滥用职权,破坏营商环境,损害市场公平;有的在民生资金分配上
动歪脑筋,截留、挪用、贪污群众的“救命钱”“养老钱”。权力一旦被滥用,就会像一
匹脱缰的野马,不仅会伤害群众,最终也会毁灭自己。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权为民所
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牢牢把握住权力运用的正确方向。
第四,监督环境的“防火墙”失效了。全面从严治党,监督是关键一环。一个干
部的堕落,固然有其主观原因,但也与监督的缺位、失灵密切相关。有的单位党组
织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虚化弱化,对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搞“好人主
义”,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视而不见、听之任之,甚至包庇纵容。同时,一些干部
自身也缺乏接受监督的自觉,想方设法逃避监督,甚至抵触监督。他们热衷于构建
自己的“小圈子”,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不够,在别有用心之人的“围
猎”和吹捧中飘飘然,丧失了免疫力,最终被拉下水。这警示我们,信任不能代替监
督,必须把监督作为一种约束、一种爱护,习惯在“探照灯”下工作和生活。
三、把握关键,精准发力,以过硬作风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
认清形势、剖析根源,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
部,特别是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同志们,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
的作风,在推进XX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