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 2025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
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总行党委决策
部署,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半年任务。下面,
我讲三点意见。
一、观大势、看全局,在深刻把握时代脉搏中坚定前行方
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
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的望远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
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
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外部环
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
面临诸多挑战。作为国有骨干金融机构,我们必须胸怀“国之大
者”,站在时代的高度、全局的角度、战略的深度,准确识变、
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一)必须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我国经济已
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一个重大判断,也是
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过去那种依赖规模扩张、要素投入的粗放
式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银行业而言,这意
味着发展理念的根本性变革。单纯追求规模、速度的“规模情结”
必须破除,取而代之的是对结构、质量、效益的极致追求。上半
年,全行资产总额突破 X 万亿元,同比增长 8.5%,但我们更要
看到,净息差收窄至 1.58%,信用风险防控压力依然较大。这警
示我们,规模的“量”固然重要,但发展的“质”更为关键。下
半年乃至更长时期,如何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如何提升风险定价
能力、如何向管理要效益、如何推动发展模式从“铺摊子”转向
“上台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考题。全行上下必须将思想
和行动统一到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要求上来,以质的有效提升引
领量的合理增长。
(二)必须深刻认识金融强国建设的使命必然性。建设金融
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
大部署,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
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深刻阐述,为
我们指明了方向。金融强国,关键在于拥有强大的金融机构。我
们 X 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在强国建设的伟业中责无旁贷、不
可或缺。这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将自身定位为一家商业银行,而要
将其视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金融重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
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五篇大文章”,不是可有可无的
选择题,而是关乎发展全局的必答题。上半年,我行在这些领
域的贷款增速喜人,例如绿色贷款余额增长 26%,普惠小微贷款
增长 13%,这说明我们的战略方向是正确的。但也要清醒看到,
服务的深度、广度和专业性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比如,对科创企
业“卡脖子”技术攻关的金融支持是否精准?绿色金融产品能否
覆盖更多转型领域?普惠服务的成本和效率能否进一步优化?
这都是我们需要在强国建设征程中奋力破解的课题。
(三)必须深刻认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现实必然性。习近平
总书记反复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金
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但风险点依然存在,特别是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风
险防范化解任务艰巨。同时,金融领域的“黑天鹅”“灰犀牛”
事件时有发生,新型风险和隐性风险不容忽视。作为一家大型银
行,我们管理着数以万亿计的资产,连接着千家万户和百行千业,
任何一个环节的风险失控,都可能引发系统性问题。上半年,我
行不良贷款率控制在 1.35%,拨备覆盖率保持在 220%以上,资
产质量总体稳健。但越是如此,越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
维。要深刻认识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也是我们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下半年,必须把风险防控放在更
加突出的位置,既要打好重点领域风险处置的“攻坚战”,也要
构筑起全面风险管理的“防火墙”,确保在复杂严峻的环境中行
稳致远,以自身的安全稳定为全国的金融安全贡献力量。
二、谋大事、抓关键,在精准服务战略全局中展现担当作
为
下半年工作千头万绪,必须坚持纲举目张,抓住主要矛盾和
矛盾的主要方面。全行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聚
焦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根本宗旨,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重点工作
落地见-效。
(一)全力以赴做好“五篇大文章”,在优化金融供给上实
现新突破。这是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要
改变过去“大水漫灌”的同质化服务模式,转向“精准滴灌”的
专业化、特色化服务。一是在科技金融上,要争当“领跑者”。
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特别是 X、X 等关键领域,
建立“总行-分行-支行”三级联动的专业服务体系。要敢于创
新,探索“股权+债权”“贷款+外部直投”等投贷联动新模式,
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政策工具要用足用好,力争下半年
科技型企业贷款增速超过 15%。二是在绿色金融上,要打造“新
标杆”。紧扣“双碳”目标,不仅要支持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
产业,更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绿色化、低碳化改造的金融支持。要
加快产品创新,大力发展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