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教师节全镇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校长、各位老师,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再过2周,我们将迎来第41个教师节。今天,我们怀着对教育事业
的崇高敬意和对广大教师的深厚感情,在这里隆重召开全镇教师座谈会,主要目的
是在新的学年即将开始之际,与各位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的园丁们进行一次深入的
交流,共同回顾过去一年的成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擘画XX镇教育事业发展的
新蓝图。在此,我谨代表镇党委、镇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镇所
有教育工作者,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最崇高的敬意!
过去的一年,是我镇教育事业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一年,也是教学质量稳步
提升、教育成果不断涌现的一年。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镇教育工
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刚才,X同志传达
了上级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X中心校的X同志全面汇报了我镇过去一年的教育发展
情况,几位校长和教师代表的发言情真意切、富有启发,听了之后很受感动、倍感
振奋。大家立足岗位、着眼未来的思考,充分展现了我镇教师队伍昂扬向上的精神
风貌和扎实过硬的业务素养。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回顾2024至2025学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全镇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在座每一位以及全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
一是教育质量迈上新台阶。我们的教育教学成果愈发丰硕。根据统
计,2025年,我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5%以
上。小学生学业水平合格率达到99.5%,小学毕业升学率继续保持100%。更令人鼓舞
的是,我镇初中毕业生升入重点高中的比例达到了52%,较上一年提升了近2个百分
点,这一数据在全县各乡镇中名列前茅。这些数字背后,是我们在深化课堂教学改
革、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上付出的巨大努力。我们的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也屡
创佳绩,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获得县级以上奖励超过50项,充分展示了XX镇学子
的综合素质。
二是办学条件得到新改善。镇党委、镇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
加大教育投入。过去一年,我们累计投入超过800万元,完成了XX小学教学楼的抗震
加固与内部翻新工程,为中学的实验室配备了全新的实验器材,并为全镇5所学校更
新了多媒体教学一体机。我们还积极对各教学点的基础设施进行维护维修,确保教
学环境安全、舒适。这些硬件设施的持续改善,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坚实
的物质保障。
三是教师队伍焕发新活力。我们深知,强教必先强师。过去一年,我们高度重
视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和梯队建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全年组织了
超过15场次覆盖全员的校级、镇级培训,并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市级、省级乃至国家
级培训共计40余人次。我们还成功举办了全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有效激发了
教师们钻研业务、改革创新的热情。教师队伍的结构性问题,如部分学校教师结构
老化等情况,也已纳入我们的议事日程,正在研究解决方案,力求打造一支结构合
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四是服务大局展现新作为。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先导性力量。我镇的教
育工作者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乡村振兴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你们通过
家校共育,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带给千家万户,提升了乡村的
文明程度。你们培养的一代代优秀学子,无论是外出求学还是返乡创业,都成为了
建设家乡、振兴乡村的重要力量,为推动XX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
支撑和智力支持。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全镇上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再次向
为我镇教育事业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奋力谱写新时代X教育新篇章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对照党和人民的期盼,对照教育
强国的宏伟目标,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城乡之间、校际之间
的教育资源配置仍不均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学
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心理健康和劳动教育等方面还需要持续加强。这些问题,都
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下大力气去研究和解决。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
人才一体部署,凸显了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立足新征程,我们必须以
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动X镇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把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方向。教育是国之
大计、党之大计。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根本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
接班人。全镇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
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把思想政治工
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
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融入日常,让红色基
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确保我们的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够担当
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二,要坚定理想信念,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
教育的灵魂。我们要把“德”字为先的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