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级单位与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培训
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县级单位党组织与村(社区)党组
织结对共建培训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关于加强基
层党建、创新社会治理的决策部署,对下一步的结对共建工作,特
别是如何有效融入 XX 区域社会治理集中整治这场硬仗,进行思
想上的再统一、任务上的再明确、责任上的再压实。
开展县级单位党组织与村(社)党组织结对共建,是新时代加
强党的全面领导、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基层
党建工作活力、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全县各级党
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将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县委的决策
部署上来,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不仅是党建任务,更是政治责任;
不仅关乎基层组织的建设,更直接影响我县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
平。特别是针对 XX 区域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省委
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要求,我们必须以结对共建为有力抓手,以扎
实成效回应社会关切,全力建设平安 XX、便民 XX、幸福 XX。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高度统一思想,深刻认识结对共建的战略意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站位高远、认识深刻,才能行动自
觉、落实有力。我们必须从三个维度深刻把握结得共建工作的重
要性与紧迫性。
第一,这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厚植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党的执政大厦,根基在基层。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
的基础,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当前,我县正处在转
型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层
出不穷。特别是像 XX 区域这样,人口高度聚集,流动性大,社会结
构复杂,各类风险隐患交织叠加,对我们的基层治理能力提出了前
所未有的考验。来自多个渠道的资料显示,XX 区域常住与流动人
口总数庞大,高峰期曾接近 50 万人,这使其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
难点和矛盾纠纷的集中地。通过开展结对共建,推动县级单位的
组织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下沉,能够最直接、最有效地为
基层党组织赋能,帮助它们建强战斗堡垒,织密组织体系,提升政
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从而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基层治理的“神经末
梢”,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
第二,这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破解治理难题的现实需要。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城乡社区,关键在体制创新。面对 XX 区域存
在的群租房乱象、治安消防隐患、公共服务短板等一系列治理顽
疾,仅靠街道社区的单一力量,往往力不从心。相关调研指出,XX
区域的治理需要党建引领,需要破解人员密集、情况复杂、管控
难度大的系统性问题。结对共建,本质上是一种治理模式的创新。
它打破了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传统格局,构建起“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条块联动、共建共治”的新机制。县级单位党组织带
着任务、带着责任深入一线,与社区党组织共同研判问题、共同
制定对策、共同组织行动,能够有效整合执法、管理、服务等各
方力量,形成“攥指成拳”的强大合力。这对于我们啃下 XX 区
域社会治理这块“硬骨头”,探索超大体量社区的治理新路,打造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三,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生
动实践。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结对共建不能仅仅
停留在组织层面,其最终成效要体现在为民服务上。在一些基层
调研中我们看到,通过党建结对共建,能够有效推动解决群众反映
强烈的民生实事。县级单位的党员干部走出机关大院,沉到社区
楼栋,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服务,可以更真切地听到群众的
呼声,更准确地掌握群众的急难愁盼。通过共同解决一个停车难
问题、共同整治一条背街小巷、共同帮扶一户困难家庭,不仅能
实实在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能在这个过程
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进鱼水深情,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就在身
边、干部就在眼前,从而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二、聚焦“五个问题”,系统谋划社会治理攻坚路径
推动结对共建,特别是在 XX 区域这样的复杂环境中开展社
会治理集中整治,必须要有系统思维和科学方法。县委提出的“五
个问题”方法论,即想清楚“为什么做、谁来做、做什么、怎么
做、做得怎么样”,是一个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的完整工作闭环。
大家要深入领会,并将其贯穿于结对共建工作的全过程。
第一,深刻回答“为什么做”,就是要把握时代要求,回应群众
期盼。 正如前面所分析的,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是出于巩固执政
基础、破解治理难题、服务人民群众的需要。这是我们工作的逻
辑起点和价值原点。每一名参与共建的党员干部都要扪心自问:
我到社区去,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还是真正想为群众做点事?是
为了“镀金”,还是为了“炼金”?思想的偏差,会导致行动的偏差。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结对共建作为践行初心使命
的试金石和磨刀石,以强烈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投身到这项光
荣而艰巨的事业中去。
第二,清晰界定“谁来做”,就是要强化责任担当,凝聚共建合
力。 责任不明确,工作就容易落空。在结对共建中,责任主体是清
晰的。县级单位党组织是“帮”的主体,要发挥好牵头、带动和
资源支持作用,不能当“甩手掌柜”,更不能只挂名、不出力。村(社
区)党组织是“建”的主体,要履行好属地责任,主动对接、积极作
为,发挥好熟悉情况、贴近群众的优势。广大下沉党员干部是先
锋队和突击队,要主动亮身份、树形象、当表率,在信息采集、政
策宣传、矛盾化解、服务群众等工作中冲锋在前。为了确保责任
落实,我们要建立“县委统筹、组织部门牵头、街道社区主抓、
共建单位协同”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
理,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人抓、每项任务都有人管、每个问题都有
人负责。
第三,准确把握“做什么”,就是要聚焦核心任务,精准靶向发
力。 结对共建不能“大水漫灌”,必须聚焦重点、靶向施策。结
合当前 XX 区域社会治理的紧迫任务,我认为至少要抓好“三大
任务”:一是建强组织堡垒。 共建的首要任务是加强组织建设。
县级单位党组织要帮助社区党组织规范“三会一课”、优化组织
设置、发展优秀党员,探索构建“街道大党工委—社区大党总支—
楼栋党支部—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架构,真正把组织体系的
“桩基”打牢、打实。二是攻坚治理难题。 这是当前最硬核的
任务。我们要紧盯 XX 区域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像群租房这样的
顽瘴痼疾。根据部署,集中整治行动以“亮剑治群租、雷霆扫乱
象、织网管人口”为核心。我们的共建单位要全力配合,深入开
展“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