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XX 政法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政法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法队伍是推进
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XX 是中国革命圣地,新中
国摇篮,政治地位特殊,社会关注度高,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
时代政法铁军尤为重要。
现状及问题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全市政法机关认
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在市委坚强领导下,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忠诚履职、攻坚克难,有效维护了国家安
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广大政法干警践行使命、恪尽职守,
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展现了圣地政法干
警时代风采。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政法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短板
弱项,需要我们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理性看待和把握。
(一)从人员结构维度看,序列、年龄、学历、专业等结构
迥异。全市政法系统实有总人数 11509 人,其中在编在岗政法干
警 8241 人、辅警 2703 人、书记员 565 人。按所属序列分,党委
政法委 348 人,占比 3.0%;法院系统 1199 人,占比 10.5%;检
察系统 623 人,占比 5.4%;公安系统 8530 人,占比 74.1%;司
法系统 809 人,占比 7.0%。按年龄结构分,35 周岁及以下 3871
人,占比 33.6%;36 至 45 周岁 4670 人,占比 40.6%;46 至 55
周岁 2311 人,占比 20.1%;55 周岁以上 657 人,占比 5.7%。按
学历结构分,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257 人,占比 2.2%;本科学历
5792 人,占比 50.3%;专科学历 5170 人,占比 45%;中专及高
中以下学历 290 人,占比 2.5%。按专业结构分,公安、政法类
院校毕业干警 1413 人,占比 12.3%;获得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
格的干警 648 人,占比 5.6%。按授衔员额分,公安授衔民警 3270
人,员额法官 309 人,员额检察官 170 人。数据显示,政法队伍
人员结构相对适中,学历结构大为改善,但专业性人才相对匮乏。
同时,从调研了解到,全市政法系统领导班子普遍年龄偏大,公
安系统 80 后县级干部仅有 4 人,县(市、区)基层法院班子成
员平均年龄 50 岁,班子结构老化问题值得关注。
(二)从履职能力维度看,执法办案能力和纪律作风方面尚
有不足。执法司法实践中,政法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与干警履职能
力提升相对滞后之间的不对称问题日益凸显:一是政治素养有待
提高。部分政法干警抓理论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放松了对世界观
的改造,存在政治意识淡化、理想信念虚化、宗旨意识弱化、法
纪观念异化、职业操守退化问题。二是执法司法能力存在短板。
不少政法干警对业务知识缺乏系统学习,证据认证水平、法律适
用水平、法律文书制作水平不高;有的未能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导致初信初访演变升级,造成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高位运行;有的
“内存”不足,面对新型犯罪办法不多,应对乏力,“拿上旧船
票,登不上新客船”;有的就案办案、孤立办案、机械办案,难
以做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三是正风肃纪
反腐还需用力。有的干警不文明执法、不规范执法,冷硬横推、
敷衍塞责,有警不处、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有的利
用职务之便打探案情,违规过问干预案件;有的滥用自由裁量权,
造成“同事不同罚、同案不同判”;有的利用职权办人情案、关
系案、金钱案,损害政法队伍整体形象和执法司法公信力。
(三)从实践需要维度看,案多人少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是人员编制少。全市政法系统普遍存在编制紧张、人员不足问
题,很多上级要求的工作无法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大
多代管兼职负责。法官、检察官额制改革后,员额法官、员额检
察官因入额条件高、指标少,人数整体偏少。市检察院多个业务
部门仅有1名员额检察官。公安机关严打整治专项行动相对密集,
非警务警情和非警务活动与日俱增,二者压茬叠加使得警力紧缺
问题更加突出。宜川县乡镇派出所、交警中队授衔民警平均不到
2 人,远未达到每千名人口最低配备 3 名授衔民警要求。志丹县
除保安街道办司法所配备 4 人外,其余 7 个司法所均为 2 人。二
是招录难度大。《法官法》《检察官法》明确将具备法律本科学历
和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作为报考的硬性条件,公安机
关则主要针对专业性的警官院校进行招录,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
相对较少,通过招录进入政法机关的人员就更少。加之,基层一
线工作环境艰苦,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人员招录吸引力不强。2022
年,市中院招录 2 名法官助理,仅有 3 人报考,4 家基层法院法
官助理报考比例不足 1:5。三是案件数量多。经济发展、社会转
型衍生的利益纠纷交错叠加,各类案件数量不断攀升。宝塔区人
民法院自实行立案登记制以来,受理案件数约以每年 15%的幅度
递增;司法改革前的 2015 年受理各类案件 6688 件,到 2022 年
受理案件数达 20451 件,审执结案 18403 件,法官人均办案数由
83 件增加到 307 件。面对案多人少窘况,一些干警戏称,“疲劳”
是常态,“缺笑脸”是常态。四是留住人才难。基层政法单位“拴
心留人”没有好的招数,一些年轻干警因短期内不能进入员额序
列而选择离职,有的新录用人员“有走心、无留心”,在基层工
作两三年即通过遴选或是选聘“远走高飞”。
(四)从待遇保障维度看,职业荣誉感履职安全感受到冲击。
政法干警辛勤付出与待遇保障还难以达成正向平衡。一是“上升”
渠道尚不通畅。政法干警多为“体内循环”,进入全市党委政府
干部调整大循环非常有限。不少政法单位事业身份干部因体制、
政策原因,遭遇晋升“天花板”。“一部两院”《关于建立法官检
察官逐级遴选制度的意见》施行后,市级在职的法官助理、检察
官助理权衡交通出行、子女上学等因素,无意到基层遴选入额,
职业发展“最后一公里”推进滞缓,也留下员额断档隐患。二是
薪资保障尚不充分。政法事业单位人员无法享受政法专项津贴、
警衔津贴、员额工资等,同工不同酬问题突出。临聘人员工资挤
占公用经费,造成公用经费长期紧张。辅警个人薪酬按层级年收
入在 3.6 万-4.7 万元之间,诸如优待抚恤、服装装备、教育培
训、意外伤害保险等难以保障落实。聘用制书记员薪资标准目前
仍低于《陕西法院检察院聘用制书记员薪资标准》规定标准。三
是关心关爱尚不到位。近些年,辱警、暴力袭警抗法等妨害执
法司法的违法犯罪行为屡见不鲜,一些网络喷子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