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党支部2025年第三季
度党员干部思想状况分析报告
为持续深化党员队伍思想建设,精准掌握党员干部思想脉搏,做实做细思想政
治工作,切实增强组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民政局局机关党支部通过深入开
展谈心谈话、走访调研、听取党小组汇报、参与支部活动观察等多种形式,对支部
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了全面摸排和深入分析研判。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
下。
一、总体思想状况
2025年第三季度,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局党组的直接带领下,支部坚
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
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关于民生保障、基层治理、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
及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市委“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
高定位,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核心要求,聚焦民政“三基”职
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体党员干部政治立场坚定,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工
作作风务实过硬,服务群众热情饱满,展现出新时代民政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强烈
的干事创业激情。
(一)政治理论武装持续深化,思想根基更加牢固。支部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
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体党员干部能够自
觉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积极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
织生活,主动运用“学习强国”“党建”等线上平台加强自学。特别是围绕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民政工作的最新指示要求,开展了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研讨。通过
学习,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能够运
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民政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落实各项惠
民政策、应对民生热点难点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维护了民政领域意
识形态安全。
(二)党性修养锤炼扎实有效,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全体党员干部党性观
念较强,能够时刻牢记党员身份,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
治规矩。积极参加组织生活,按时足额缴纳党费,严肃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局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为全体党员作出了表率。在推进
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化全国基层治理示范市建设、优化“一老一
小”服务、提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水平等重点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
甘于奉献,冲锋在前、攻坚克难,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生动诠释了“民政为
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展现了民政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为民服务宗旨牢固树立,群众工作能力不断增强。全体党员干部深刻践
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将服务好困难群众、特殊群体和广大市民群众作
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响应市委“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要求,着力
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效能。通过开展“走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等活
动,党员干部深入街道(乡镇)、社区(村)、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等基层一
线,与服务对象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
急难愁盼问题,如养老服务“一床难求”、社会救助精准度、社区服务便利性等,努力
当好困难群众的“贴心人”、基层治理的“助推器”、社会服务的“勤务员”,积极协调解
决服务对象在政策享受、生活照料、权益保障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以实际行动
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纪律规矩意识显著增强,廉洁自律防线持续筑牢。党员干部普遍具有较
强的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能够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自觉抵
制“四风”问题。支部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宣传教育,组织学习党纪党规和
典型案例,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三季度以来,未发生党员干部
违规违纪问题。支部还结合民政工作特点,深入排查廉政风险点,完善防控机
制,不断净化政治生态,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市
委、市政府对民政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以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支
部党员干部在思想上、作风上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度有待加强,学用结合的实效性需进一步提
升。部分党员干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把握还
不够全面,特别是对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理解不够透彻,与民政在超大城市治
理背景下的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如对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如何
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以适应人口结构特点、如何发展具有特色的普惠型养老
服务和互助式养老、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
题,学习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不足,有时满足于“学过了”“知道了”,在“学懂弄通做
实”上存在差距,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创新思路和
举措不够多。
(二)服务群众的精细化和创新性有待深化,攻坚克难的锐气和本领需持续锻
造。个别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宗旨意识有所弱化,存在一定的“机关化”“行政
化”倾向,深入基层一线、深入服务对象家中了解真实情况、倾听真实呼声的主动
性、经常性不足,导致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把握不够精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
里”有时不够顺畅。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民政服务和治理方
面,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创新思维和探索实践有待加强,部分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服
务方式未能及时适应市民群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面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和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少数党员干部存在畏难情绪,攻坚克难的锐气和“啃硬
骨头”的本领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对标先进的标杆意识和创新突破的胆识魄力需进一步强化。对标国内先
进城市和国际一流水平,部分党员干部在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全国
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民政工作品牌方面,思想解放程度不够,标杆意识、精品意识
有待加强。在整合社会力量、撬动社会资源参与民政事业发展,构建政府主导、社
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民政工作新格局方面,主动谋划、开拓创新的能力和水平需进
一步提升。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如构建“弱有众扶”“老有颐养”“幼有善育”“逝
有所安”的特色民生保障新格局上,突破性的思路和具有标志性的成果还不够突
出,与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的地位和作用还不相匹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与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四季度,市民政局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