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开区安全生产委员会 2025 年第二次全体
成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经开区安全生产委员会 2025 年度第二次全
体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
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分析研判当前我区面临的安全形势,安
排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刚才,我们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
记的重要论述,观看了市安全生产隐患警示片,安防救灾办的同
志也通报了近期工作情况和当前存在的问题。这些内容,既为我
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亮起了红灯。
安全生产工作,永远在路上,一刻也不能松懈。下面,结合我区
的实际,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认清严峻形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绷紧安全
之弦
今年以来,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效应对了年初
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考验,扎实开展了多轮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
治行动,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可控,没有发生较大及
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
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绩的背后依然潜藏着风险,稳定的局面
之下依然暗流涌动。根据安防救灾办的报告,今年 1 至 7 月,我
区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8 起,虽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但直
接经济损失达 110 余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上升。刚才我们
观看的警示片中,涉及的*企业违规动火作业、*工地高处作业防
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令人警醒。这些数据和案例充分说明,我区的安全生产基础还不
够牢固,安全管理的链条上仍然存在薄弱环节。
深入剖析,我认为当前主要面临“三个叠加”的严峻挑战:
一是新旧风险叠加。我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传统产业转型
升级与新兴产业加速布局并存。一方面,部分老旧厂房、设备管
线进入“疲劳期”,其内在风险日益凸显,本质安全水平亟待提
升。另一方面,新能源、新材料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带
来了许多我们不熟悉、不掌握的新型风险,我们的监管能力和专
业知识面临新的考验。二是思想松懈与监管压力叠加。随着经济
持续回升向好,部分企业为了抢工期、赶订单,容易出现安全投
入不足、教育培训“走过场”、现场管理“跑冒滴漏”等问题,
侥幸心理、麻痹思想有所抬头。同时,当前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日
益严格,上级要求越来越高,群众期望越来越大,我们肩负的监
管压力前所未有。三是季节性风险与发展任务叠加。当前正值主
汛期,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多发频发,防汛防台风工作不容有
失。同时,下半年是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的黄金期、冲刺期,各
类生产经营活动频繁,人流、物流、车流高度集中,各类风险交
织,安全管控难度显著增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命关
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
越的红线。”我们每一位同志都必须把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精神刻
在骨子里、融入血液中,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坚决克服盲目乐观和麻痹松懈思想,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
渊的警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实抓细各
项安全防范措施。
二、聚焦关键环节,以“抓铁有痕”的执行力筑牢安全防线
面对严峻复杂的安全形势,我们必须拿出硬招、实招,全面
提升安全治理能力。结合刚才会议的部署,我重点强调六个方面
的工作,这“六化”是我们下半年乃至更长时期内需要全力推进
的工作总纲。
第一,构筑责任“体系化”,让安全责任“落地生根”。安全
生产,责任是核心。责任不明,管理必然失序;责任不实,落实
必然落空。我们必须构建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权责清晰、
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首先,要进一步明晰园区监管责任。安委
会办公室要牵头,参照相关法规和上级要求,分级分类制定出经
开区各部门、各层级的安全监管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清单要细
化到具体岗位、具体事权,确保每一片区域、每一个行业、每一
类风险都有人管、有人看、有人负责。这份清单不仅要上墙,更
要入心,并将其作为干部履绩评议、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其次,
要全面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这是法
律规定,也是根本要求。我们要督促所有企业,特别是危化品、
建筑施工、工贸等高危行业企业,建立健全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
员工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要素完备的
责任清单。这份清单要明确每个岗位的具体安全职责,确保“人
人头上有指标,千斤重担大家挑”。安防救灾办要组织开展专项
检查,对主体责任不落实、制度成“一纸空文”的企业,要依法
予以顶格处罚,并公开曝光。
第二,推动排查“专业化”,让风险隐患“无处遁形”。隐患
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排查隐患,不能满足于“走马观花”,
必须依靠专业力量,实施精准“外科手术”。一方面,要科学制
定检查计划,提升检查的针对性。要改变过去“大水漫灌”式的
检查模式,转向基于风险评估的精准监管。要综合运用大数据分
析,研判出我区风险最高的企业、最不放心的环节,实施重点检
查、高频检查。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专家查隐患制度。我们已
经建立了安全生产专家库,下一步的关键在于用好、用活。无论
是日常监督检查,还是专项整治行动,都必须有相应领域的专家
参与。要充分发挥专家的“火眼金睛”,帮助我们发现深层次、
专业性强的隐患。同时,要督促企业真正做到全面辨识风险、科
学实施风险分级管控。要引导企业深入开展自查自纠,不能总等
着政府去“找茬”。对排查出的隐患,必须建立台账,明确整改
责任人、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确保整改一个、销号一个,
形成闭环管理。
第三,创新监管“网格化”,让安全防范“全域覆盖”。经开
区面积大、企业多,单靠几个监管部门的力量,难以实现全覆盖、
无死角。必须创新管理模式,向网格化管理和科技赋能要效率。
首先,要深化网格化管理体系。要将整个经开区划分为若干个基
础网格,明确每个网格的网格长和专职安全员。网格员要成为深
入一线的“前哨”和“探头”,负责对网格内的企业进行日常巡
查、宣传告知、信息上报,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及时上
报”。管委会要保障安全经费足额投入,确保网格化管理有人、
有钱、有制度保障。其次,要持续探索科技赋能。我们要加快推
进“智慧园区”安全监管系统的深化应用。例如,利用物联网技
术,对危化品储罐的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进行 24 小时在线监
测;利用 AI 视频识别技术,自动抓拍和预警工人不戴安全帽、
违规进入危险区域等“三违”行为。通过这些智能化手段,将传
统的人防与现代的技防紧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