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X 市住建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现场会上的讲
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住建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现场会,主
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
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通
过现场观摩、交流经验、分析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
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住建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强调、再
部署、再落实。
刚才,我们集体观摩了 XX 县 XX 华府项目。这个项目在安
全管理体系建设、智慧工地应用、精细化过程管控等方面的探索
和实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学、可鉴、
可推广的样板。XX 县住建局、XX 集团等单位作了很好的发言,
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做法,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讲几点
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清醒认识
把握当前安全生产的严峻复杂性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住建系统坚持“人
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了稳定向好的态 DEN。特别是在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后,我们接续开展治本攻坚
三年行动,隐患排查治理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安全监管的效能
和水平稳步提升,全市住建领域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成绩值得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住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
各建筑业企业和一线从业人员共同努力、辛勤付出的结果。在此,
我代表市住建局,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住建领域
安全生产的根基尚不牢固,风险隐患交织叠加,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麻痹和懈怠。安全生产工作,犹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稍有不慎就可能一退千里。从今年 1-7 月份的情况看,
全市建筑施工领域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数起,造成数人死亡,高处
坠落、物体打击、坍塌等传统事故类型占比依然高达 70%以上。
这些冰冷的数字,每一件事故背后都是一个或数个家庭的破碎,都
是我们工作中必须深刻反思的惨痛教训。
透过现象看本质,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认识的“温差”依然存在。部分企业负责人、项
目经理对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效益、轻安全,
重进度、轻管理的错误倾向。在他们眼中,安全投入是“成本”
而非“投资”,安全规程是“束缚”而非“保障”。这种“说起来
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是安全生产的最大隐
患。一些基层监管人员也存在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认为安全生
产是老生常谈,检查工作满足于“走了、看了、记了”,缺乏“一
竿子插到底”的较真碰硬精神。
第二,责任链条的“断点”依然存在。企业主体责任悬空、
层层衰减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项目将安全责任简单地
以“一纸文书”的形式下推给分包单位、班组甚至个人,总部对
项目的安全管控有名无实。监理单位现场履职不到位,对违章指
挥、违规作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未能有效发挥“第三方”
监督作用。政府的监管责任在某些环节也存在“缝隙”,导致一
些非法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第三,风险防控的“盲区”依然存在。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
发展,超高层建筑、大跨度空间结构、深基坑工程等危险性较大
的分部分项工程日益增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广
泛应用,给我们的风险辨识和管控能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同时,城镇燃气、房屋使用安全、市政公用设施运行安全等领域
的风险点多面广,隐蔽性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 le,都可能酿成大
祸。
第四,人员素质的“短板”依然存在。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流
动性大、整体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偏低是不争的事实。许多一线
作业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就匆忙上岗,安全
意识淡薄,“三违”现象时有发生。一些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或证件过期,成为流动的“定时炸弹”。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
任感和“成绩每天归零”的危机感,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只
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安全生产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
松。我们召开这次现场会,就是要让大家亲眼看一看标杆是什么
样,亲身想一想差距在哪里,从而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
措,全力推动我市住建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二、对标先进、示范引领,以科技赋能和精细管理全面提升
本质安全水平
刚才我们观摩的 XX 华府项目,为我们展示了新时期建筑施
工安全管理的新模式、新路径。他们的经验,核心在于抓住了两
个关键:一个是“智慧赋能”,一个是“精细管理”。这正是我们
破解当前安全生产难题、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必由之路。全市各
地区、各企业要认真学习借鉴,把好的经验做法转化为本地、本
单位的实际行动。
一要向“智慧化”要安全。要摒弃“人海战术”“经验主义”
的传统管理模式,主动拥抱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
息技术。XX 华府项目应用的 BIM+物联网安全监测系统,就给我
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通过在塔吊、升降机、深基坑、高大模板
等关键部位布设传感器,实现了 24 小时不间断的实时监测和自动
预警,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他们利用 AI 视频监控系统,自动识
别工人未佩戴安全帽、违规进入危险区域等不安全行为,并第一
时间进行语音提醒和后台记录,大大提升了监管效率和精准度。
他们建立的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不仅杜绝了闲杂人员随意进入
工地,更重要的是确保了入场人员都经过了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
各地住建部门要把“智慧工地”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出台激励政策,加强技术指导,力争到 2026 年底,全市新建大中型
工程项目“智慧工地”覆盖率达到 100%。各建筑企业要加大安
全科技投入,积极应用成熟可靠的智慧管理技术,让科技为安全生
产站岗放哨。
二要向“精细化”要效益。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
在“精”和“细”上下功夫。XX 华府项目推行的“安全晨会”
制度、班前安全技术交底“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