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协调会上的讲
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协调会,主要
目的是总结前期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部署下一步重
点任务,推动我市“跨省通办”工作再上新台阶。自去年启动
“跨省通办”专项行动以来,我们聚焦企业群众异地办事“多地
跑”“折返跑”痛点,通过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优化线上线下
服务渠道,已实现医保报销、营业执照办理等 32 个高频事项跨
省联办,累计服务群众超15万人次,市场主体满意度提升至92%。
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仍存在数据共享壁垒未完全打通、部分
事项办理流程繁琐、区域协同响应效率待提升等问题。此次会议
既是对过往经验的系统梳理,也是对未来挑战的全面动员。希望
通过今天的会议,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切实把这项惠民利企的
工作抓实抓好。我们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群众需求为导向,
在机制创新、技术赋能、服务优化上持续发力,全力打造“跨省
通办”政务服务新标杆。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跨省通办”重大意义
“跨省通办”不是一项简单的政务服务改革,而是关系到经
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到群众和企业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我们
必须从政治高度、发展维度、民生角度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
增强推进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跨省通办”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加速器”
区域协同发展离不开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作为支撑。当前,
我国区域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人员流动、企业跨区域经营愈发频
繁,“跨省通办”能够打破地域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为区
域协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一是促进人才跨区域流动。人才是区
域发展的核心要素,“跨省通办”能够为人才流动提供便利条件。
比如,在社保转移接续方面,以往参保人员跨省份就业,需要亲
自到原参保地办理转移手续,来回折腾不说,还可能因为材料不
全等问题多次跑办。实行“跨省通办”后,参保人员只需在新就
业地提出申请,相关部门通过数据共享就能完成转移接续,截至
目前,我市已为 5000 多名跨省就业人员便捷办理了社保转移手
续,让人才能够更安心地在我市工作生活。二是推动企业跨区域
投资。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跨省通办”能够为企业跨
区域投资经营扫清障碍。以企业注册登记为例,以前企业要在其
他省份设立分支机构,需要准备大量纸质材料,到当地政务服务
大厅办理,耗时少则一周,多则半个月。现在通过“跨省通办”
平台,企业可以线上提交材料,全程电子化办理,办理时间缩短
至 3 个工作日以内。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市已有 300 多家企业
通过“跨省通办”在周边省份设立了分支机构,带动了我市与周
边地区的经济合作。三是加强区域产业协同。“跨省通办”能够
促进区域间产业的互补与融合。我市的装备制造业较为发达,而
相邻省份的电子信息产业优势明显,通过“跨省通办”,两地企
业在资质认定、项目审批等方面更加便捷,促进了产业链的上下
游协作。上半年,我市与相邻省份的产业合作项目达到 50 多个,
总投资超过 100 亿元。
(二)“跨省通办”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而政务服务水
平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跨省通办”作为政务服务改革
的重要内容,能够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便利度,是优化营商
环境的关键举措。一是减少企业办事成本。企业在办理跨省业务
时,不仅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还会产生交通、住宿等费用。“跨
省通办”推行后,企业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或就近的政务服务大厅
办理业务,避免了跨省奔波。据测算,每家企业办理一项跨省业
务平均可节省费用 2000 元以上,每年可为我市企业节省办事成
本超过 5000 万元。二是提高政务服务效率。“跨省通办”通过流
程再造、数据共享等方式,简化了办事程序,缩短了办理时限。
比如,在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方面,以往需要当事人到不动产所
在地办理,办理时限长达 15 个工作日,现在通过“跨省通办”,
办理时限缩短至 7 个工作日,效率提升了一倍以上。三是增强市
场主体信心。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能够让企业感受到政府的服务
诚意和工作效率,增强企业在我市投资发展的信心。今年以来,
我市新增市场主体 1.2 万户,其中不少企业表示,正是看中了我
市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特别是“跨省通办”带来的便利,才选
择在我市落户。
(三)“跨省通办”是践行群众路线的“试金石”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跨省通办”直
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我们践行群众路线、解决群众“急
难愁盼”问题的具体体现。一是解决群众异地办事难题。以往,
群众办理跨省业务,常常面临“多地跑、折返跑”的困境。比如,
老年人异地就医报销,需要先自己垫付医药费,然后回到参保地
报销,过程繁琐。实行“跨省通办”后,老年人在异地就医可以
直接结算,截至目前,我市已有 8000 多名异地就医人员享受到
了这一便利,报销金额超过 2 亿元。二是提升群众办事体验。“跨
省通办”注重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和服务方式。
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办理,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比
如,在户籍迁移方面,群众可以通过线上提交申请材料,相关部
门审核通过后,直接办理迁移手续,不需要再到原户籍地办理,
让群众感受到了政务服务的温度。三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跨
省通办”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
的关怀,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中,“跨省通办”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民生实事,得到了
群众的广泛好评。
(四)“跨省通办”是提升治理能力的“练兵场”
“跨省通办”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地区之间的协调配合,
对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进“跨省通
办”工作,能够倒逼我们提升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部门协同
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契机。一是
提升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跨省通办”依赖于政务服务平台的
支撑,需要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业务的在线办理。为此,我们
加大了对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建成了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数
据中心,实现了与国家、省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目前,我市政
务服务平台已接入各类政务服务事项 1.5 万项,数据共享交换量
达到 1000 万条以上。二是增强部门协同能力。“跨省通办”需要
多个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涉及到事项梳理、流程优化、数据共
享等多个环节。通过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解
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更加顺畅。比如,在
办理跨省企业变更登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