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市自然资源系统2025年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市自然资源系统 2025 年半年工作会议 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半年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 XX 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关 于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论述,传达学习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全 面总结上半年工作,精准研判当前形势,系统部署下半年任务,动 员全市系统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拼搏实干, 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为“十四五”规划胜利收官、“十五 五”发展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客观总结上半年工作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 改革稳定任务,全市自然资源系统认真履行“两统一”核心职责,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保护资源、保障发展、呵 护生命、创造价值的工作定位,锚定目标、迎难而上,各项工作取 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 (一)核心职能履行有力,服务大局贡献凸显。上半年,全市系 统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展现了新担当、新作为。一 是要素保障精准高效。持续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力保障了 一批省、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特别是在 XX 高新技术产 业园区等关键项目的规划落地和用地保障上,展现了卓越的服务 效率与专业能力。上半年完成建设用地供应 XX 公顷,其中工业 用地占比达到 32%,有力支撑了实体经济发展。二是资源利用提 质增效。深入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率 稳步提升。矿产资源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完成了《XX 市矿业权 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的编制并按程序上报,市级矿权规范颁证 15 宗,实现收益 1580 万元,资源资产价值得到有效彰显。 (二)保护底线不断筑牢,安全屏障更加坚固。始终将保护放 在优先位置,坚决扛起维护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生命安全的政 治责任。一是耕地保护措施“长牙带电”。严格落实最严格的耕 地保护制度,推动耕林园空间治理“一张图”与耕地保护重点工 作深度衔接,全市耕地保有量稳定在 58.84 万亩的年度目标基准 之上,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更新监管率达到 100%,坚决遏制耕地 “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取得阶段性成效。二是生态保 护修复扎实推进。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有序展开。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 障,我市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特别是大熊猫国家公 园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进入收官阶段,修复历史遗留 废弃矿山面积超额完成半年计划,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 效益。三是地质灾害防治严密有效。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严格 落实落细“汛九条”工作要求,深化人防技防相结合的监测预警 体系,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网络越织越密。上半年成功预警地质 灾害 XX 起,避免了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切实保障了人民群 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改革创新深化拓展,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坚持向改革要 动力、向创新要活力,不断提升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水平。一是“全链条”监管效能初步显现。夯实了国土调查、 专项调查等数据基础,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稳步推进,为自 然资源资产的精细化管理和价值实现提供了数据支撑。二是科技 赋能水平显著增强。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揭榜挂帅”项目示 范运用取得良好开端,无人机巡查、自动化监测等新技术、新设 备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防灾减灾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得到有 效提升。三是绿色发展路径积极探索。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全市大中型矿山比例持续优化。同时,紧扣“天府森林四库”建 设主线,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我市作为全省首批 林草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城市,上半年在 XX 县、XX 县等地实施的 森林经营碳普惠项目进展顺利,预计今年 8 月即可进入申报交易 流程这不仅为我市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 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 XX 经验。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和不足。比如,部分地区耕地保护压力依然巨大,“占补平衡”特 别是“进出平衡”难度不小;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潜力仍需深度 挖掘,存量土地盘活进度有待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 保护的矛盾依然突出;自然资源领域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仍需 加强;少数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和攻坚克难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对于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在下半年的工作中 切实加以解决。 二、把握大势,抢抓机遇,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使命任务 同志们,2025 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系统 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之年。站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的重要历史节点,我们必须胸怀“国之大者”,准确识变、科学应 变、主动求变,深刻认识和把握自然资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 机遇、新挑战。 从宏观层面看,高质量发展对自然资源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宏伟蓝图。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 任务。自然资源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如何 以更高水平的规划引领城乡格局优化,如何以更高效的要素保障 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如何以更严格的制度保护维系可持续 发展,如何以更科学的修复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这些都是时代 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跳出“就资源论资源”的局限, 自觉把自然资源工作放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发展大局中去思 考、去谋划、去推进。 从行业发展看,深化改革为自然资源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 当前,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改革正进入深水区。从建立国土空间 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到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从推进自然 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到建立统一的确权登记体系;从健全生态 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到完善耕地保护和生态补偿制度,一系列重大 改革举措正在系统性重塑自然资源管理格局。这既是挑战,更是 机遇。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用 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以创新的思维谋求事业上的突破, 不断激发自然资源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从我市实际看,独特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