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2025 年司法系统“最美家庭”的申报材
料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梦想
启航的地方。在我市 X 区,有这样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家庭:
丈夫 X,从 X 山区走出的第一代农民工之子,凭着一股不服输
的韧劲,考上大学,成为市司法局的一名优秀干部,更在雪域高
原书写了为民服务的动人篇章;妻子 X,是丈夫的初中同窗,为
支持丈夫事业、养育一双儿女,毅然选择回归家庭,用无私的爱
与奉献,筑起了最坚实的后盾。他们二人携手并肩,用奋斗诠释
责任,用奉献彰显大爱,用孝悌传承家风,共同谱写了一曲新时
代奋斗者家庭的和谐乐章。
一、朴素家风代代传,感恩奋进谱新篇
良好的家风是家庭的“传家宝”,也是个人成长的精神基石。
X 同志的家庭,就传承着这样一种源自大山深处、质朴而又坚韧
的家风。
(一)寒门励志,奋斗底色亮。X 出生在 X 山区一个偏远
的小山村,父亲是村里最早外出务工的第一代农民工,用汗水和
辛劳为家庭撑起一片天;母亲则留守家中,用勤劳和慈爱哺育他
成长。父母身上那种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格,深深地烙印在
X 的心中。他深知,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尽管 2025 年我国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稳步提升至 62%以上,但对于当时 X 山区
的孩子而言,通往大学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他把对父母的感恩
化为学习的无穷动力,夜以继日,刻苦钻研,最终以优异的成
绩考入大学,成为村里飞出的“金凤凰”,也实现了家庭几代人
的梦想。毕业后,他通过公开招考进入 X 市司法局工作,始终
不忘来时路,将那份源自乡土的淳朴与坚韧,化作服务人民的赤
诚之心。
(二)爱岗敬业,雪域践初心。在市司法局工作的数年里,
X 同志兢兢业业,任劳任怨。2024 年,单位选派援藏干部,面
对海拔 4000 多米、条件艰苦的 X 地区 X 县,他没有丝毫犹豫,
主动请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
他发自内心的承诺。在为期半年的援藏工作中,他克服了严重的
高原反应和对家人的思念,迅速投入到当地的司法行政工作中。
他走遍了全县 11 个乡镇,深入牧区毡房,为当地群众提供法律
咨询、调解矛盾纠纷。他创新普法形式,将法律条文与当地民风
民俗相结合,用藏汉双语编写普法宣传册,让法治精神如格桑花
般在雪域高原绽放。半年时间里,他参与调解各类纠纷 40 余起,
开展普法讲座 60 余场,为当地培养了 5 名“法律明白人”,有力
地支持了当地的法治建设。因工作表现突出,他被 X 县委、县
政府授予“优秀援藏干部”荣誉称号。这段经历,不仅是他职业
生涯的宝贵财富,更是他家国情怀的生动体现。
(三)勤学不辍,提升促发展。进入市司法局工作后,他并
未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储备,而是始终保持勤学不辍的态度。面对
不断变化的法律法规和日益复杂的司法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参
加各种法律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
合素质。他深入研究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撰写了多篇有
价值的调研文章,其中部分文章还在省级司法刊物上发表。同时,
他还积极向单位的老同志请教,学习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处理
问题的方法。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他逐渐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
干,为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夫妻同心相濡沫,言传身教育栋梁
家庭的和睦与幸福,离不开夫妻双方的同心同德与经营。X
与妻子 X 的爱情故事,始于青涩的少年时代,在岁月的沉淀中
愈发醇厚。
(一)相濡以沫,大爱无言。妻子 X 是 X 的初中同学,二
人青梅竹马,感情笃深。她见证了丈夫从一个山村少年到国家干
部的全部奋斗历程,也始终是丈夫最坚定的支持者。大学毕业后,
她也曾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梦想。然而,随着两个孩子的相
继出生,特别是丈夫援藏期间,家庭的重担完全落在了她一个人
肩上。为了让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