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市科技服务综合体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市科技服务综合体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在此召开全市科技服务综合体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 是总结今年以来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研 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压实 责任,推动科技服务综合体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为全市高质量发 展注入更加强劲的科技动能。 刚才,相关负责同志通报了有关情况,讲得都很好,点出了 成绩,也指出了问题,后续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 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在把握大局中坚定创新信心 2025 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市创新 体系效能提升的关键之年。上半年,全市科技战线上的同志们,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科技服务综合体建设为总 抓手,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进展、 新成效。 一是服务体系的效能显著增强。科技服务综合体作为链接创 新资源、服务创新主体的“总枢纽”,其功能定位愈发清晰,运 行机制愈发顺畅。2025 年上半年,全市科技服务综合体共审核 各类创新需求 264 项,办结率超过 54%,成功推动了 1 项重大科 技专项和 12 项重点研发专项纳入省级项目指南库,为我市争取 上级科技资源抢占了有利位置。这充分证明,综合体在打通政策 落地“最后一公里”、满足企业创新“第一需求”方面,发挥了 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二是创新产出的量质齐头并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检验科技创 新成色的“试金石”。今年上半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历 史性跨越,截至 6 月底,成交额已突破 25.9 亿元,同比增长 62.9%,提前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尤其是在 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我市的优势产业领域,技术合同成交额占比 超过了 60%,其中仅新材料及其应用领域成交额就达到 9.4亿元, 占比高达 36%。这些沉甸甸的数据背后,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 度融合,是科技实力向经济效益的加速转化。 三是创新生态的活力持续迸发。通过综合体的精准服务和政 策引导,全市创新主体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一批“专精特新” 企业加速成长,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布局。目前,全市已累 计建成各类市级以上创新平台 689 个,其中省级及以上平台达到 162 家。这些平台如同扎根在 XX 创新沃土上的“灯塔”,吸引 和集聚着高端人才与前沿技术,为城市未来的产业发展积蓄了宝 贵能量。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凝结着广大 科技工作者和一线服务人员的智慧与汗水。在此,我代表市委、 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 XX 省内先 进地区,对标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市的科技服务工作仍然 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服务的主动性、前瞻性有待加强, 从“接单式响应”向“赋能式引领”转变尚需时日;服务的专业 化、精细化水平有待提升,对企业深层次、复合型需求的“穿透 式”解决能力仍显薄弱;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联动机制有待健 全,创新资源的整合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些问题,是前 进中的挑战,更是下一步工作中必须着力攻克的重点。 二、聚焦关键,深化改革,以精准服务赋能产业创新升级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科技服务综合体不 能仅仅满足于做一个“中介”或“窗口”,而必须进化为驱动区 域创新发展的“中央处理器”和“赋能中心”。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推动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 第一,全面深化“明白人”机制,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 服务铁军。 科技服务,人是核心要素。前期提出的“明白人”机制,是 一个很好的抓手,必须抓实、抓深、抓出成效。这支队伍不能只 是联络员,更要成为懂产业、懂政策、懂技术、懂管理的“全科 医生”。 一要精准选拔,优化队伍结构。“明白人”的选拔,不能论 资排辈,要坚持“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要优先从具有产业背 景、技术知识、管理经验的复合型干部中选拔,鼓励拥有中高级 专业技术职称的同志投身一线。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能力互补 的“明白人”团队,确保能够应对不同产业、不同企业的多元化 需求。 二要明确职责,强化服务功能。“明白人”的职责,要从被 动服务转向主动赋能。要赋予其“四员”角色定位:一是当好 “政策宣讲员”,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将各类惠 企政策精准推送到位、解读到位。二是当好“需求发掘员”,要 带着“放大镜”和“探照灯”深入企业,不能停留在填表报数, 要通过深度访谈、现场诊断,挖掘企业在技术、人才、资金、平 台等方面的真实痛点和潜在需求。三是当好“资源链接员”,要 熟悉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的创新资源图谱,高效链接高校院所、 金融机构、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四是当 好“项目辅导员”,对企业谋划的重大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