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单位关于 2025 年 1-9 月文明养犬专项治理
工作的情况报告
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效解决市民群众反映
强烈的不文明养犬问题,营造一个安全、整洁、有序的城市公共
环境,根据《XX 市养犬管理条例》、《XX 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XX 区城市管理局于 2025 年 1 月起,在全区
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文明养犬专项治理行动。本次行动坚持系统性
治理与靶向性整治相结合,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 2025 年 1 月
至 9 月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背景与总体目标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饲养犬只的
家庭数量持续增加,犬只已成为许多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随之而来的遛犬不牵绳、犬吠扰民、犬只随地便溺、流浪犬滋生
等不文明、不规范养犬行为,不仅影响了市容环境卫生,也对公共
安全和邻里和谐构成了潜在威胁。为回应社会关切,提升城市精
细化管理水平,XX 区城市管理局将文明养犬治理作为年度重点
工作之一,旨在通过专项行动,实现以下总体目标:
1.提升市民文明养犬意识: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XX
市养犬管理条例》等法规政策家喻户晓,引导养犬人自觉履行法
定义务和社会责任。
2.规范重点区域养犬行为:显著降低公园、广场、主要街道
及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的遛犬不牵绳、犬粪不清理等不文明现象
发生率。
3.有效管控流浪犬问题:建立常态化巡查与收容机制,妥善
处置流浪犬只,消除公共安全隐患。
4.构建长效常态治理机制:探索并建立一套“政府监管、部
门协同、社会共治、养犬人自律”的长效管理体系推动文明养犬
从集中整治向常态化治理转变。
二、专项治理行动的阶段性部署与实施
为确保专项治理行动有序、高效推进,我局结合辖区实际,制
定了分阶段实施方案,将行动划分为宣传动员、集中整治与巩固
提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与部署
此阶段的工作核心是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奠定坚实的
群众基础。我局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铺开宣传工作。
在线上,利用官方微信、本地媒体平台等渠道,发布《文明养犬倡
议书》,解读养犬管理相关法规条款。在线下,组织执法队员深入
景区周边、公园、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各大居民小区,通过
设立宣传点、发放《文明养犬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等形式,向市
民详细阐述犬只登记、强制免疫、法律责任及违规处罚标准等关
键内容。据统计,此阶段共计发放宣传资料超过 8000 份,开展集中
宣传活动 15 场次,有效提升了市民对文明养犬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阶段:集中排查与整治
在前期宣传铺垫的基础上,我局转入集中整治阶段,以“宣传
引导+日常巡查+集中整治”的组合拳模式,对不文明养犬行为进
行重点治理(源文件)。
一是聚焦重点时段与区域。针对不文明遛犬行为多发于清晨
和傍晚的特点,我局启动了“黎明和黄昏行动”,于每日早 6:00 至
8:00 和晚 6:30 至 8:30 两个时段,组织执法力量在重点区域进行机
动巡查与定点值守。
二是强化联合执法力度。针对流浪犬抓捕、犬吠扰民等治理
难点,我局第一执法中队联合局养犬管理办公室,开展“拉网式”
巡查行动(源文件),对发现的无主犬、流浪犬进行及时捕捉,并按
照《XX 市收容暂扣犬只实施细则》的要求,将其安全送往市级指
定的犬只收容站进行妥善安置。
三是严格依法查处违规行为。巡查中,执法人员坚持教育劝
导与依法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初次违规且情节轻微的行为,
以劝导教育为主;但对于遛犬不牵绳、纵容犬只随地便溺且不清
理等行为,经劝导后拒不改正的,则依据《XX 市文明行为促进条
例》等法规,果断开具罚单,予以行政处罚。这一举措有效强化了
法律的威慑力。
第三阶段:巩固提升与长效管理
进入 9 月,专项行动重心逐步转向成果巩固和长效机制建设。
我局持续保持日常巡查力度不减,严防不文明养犬行为反弹回潮。
同时,积极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着手研究制定《XX 区文明养犬长
效管理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力求将专项行动中行之有效的做法
固化为制度,推动形成“依法管理、齐抓共管”的常态化治理新
格局(源文件)。
三、主要工作成效与数据分析
经过近九个月的持续努力,我区文明养犬专项治理工作取得
了显著成效,城市面貌和公共秩序得到有效改善。
1.执法与劝导成果显著:专项行动期间,我局累计组织各类
巡查行动超过 400 次,执法人员覆盖全区主要公共区域。据初步
统计,共规劝和纠正各类不文明养犬行为约 650 起,其中遛犬不牵
绳、犬便未及时清理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通过持续的巡查
与劝导,养犬人“遛犬须牵绳,粪便要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