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区2025年人才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区2025年人才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2025年人才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 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 神,总结今年以来我区人才工作的进展与成效,分析当前面临 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全面部署。刚 才,区人社局等9家单位作了很好的汇报,总结了成绩,剖析了 问题,提出了思路,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在服务大局中坚定人才强区的战 略自信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区域竞争加剧的严峻 挑战,全区上下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将人才工作置于高质 量发展的核心位置,全面落实各项决策部署,推动人才工作实 现了“稳中有进、质效齐升”的良好局面。一是“大人才”工 作格局持续优化。我们坚持系统思维,强化区委人才工作领导 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各成员单位分工协作、同向发力,形成 了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通过实施“*英才归巢”计划,我们的 人才引力场效应显著增强。截至目前,全区成功引进了包括高 端制造、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硕博士及专项人 才47名,吸纳了各类实用技能人才超过400人。更令人欣喜的 是,人才回流态势持续向好,回乡创新创业的人才数量同比增 长了15%,为区域发展注入了宝贵的“源头活水”。二是人才服 务保障体系持续升级。我们深知,留住人才的关键在于营造安 居乐业的优良生态。备受关注的人才公寓二期项目已全面投入 使用,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可提供精装修房 源500余套,容纳近千名人才实现“拎包入住”。公寓内还高标 准配备了健身房、阅览室、共享厨房和青年社交空间等生活设 施,切实提升了人才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同时,我们建立了人 才服务“一卡通”制度,统筹解决了引进人才在住房保障、子 女入学、家属就业、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用真心 实意的服务彰显了*爱才敬才的温度。三是产才融合发展效能持 续彰显。我们始终坚持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一体化布 局,围绕全区产业发展蓝图,让人才“跟着项目走”、项 目“带着人才跑”。今年全区新开工的26个重点项目,涵盖了 先进制造、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关键领域,这些项目不仅是 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更是人才集聚和发挥作用的主阵地。通过 项目建设,我们不仅带动了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团队的 引进,也为本土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广阔舞 台,实现了人才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同频共振。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高质量发 展的要求,对标先进地区的实践,我区的人才工作仍存在一些 不容忽视的短板和弱项。主要体现在:一是人才结构尚需优 化,能够引领产业变革的顶尖人才和战略科学家仍然稀缺,高 技能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二是 人才效能释放不够充分,部分领域存在人才评价标准单一、激 励机制不够灵活、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人才的创新 活力未能完全激发。三是人才生态仍有提升空间,人才服务的 精细化、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全社会识才、爱才、敬才、用 才的氛围还需要进一步营造。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 视,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在“引育留用”全链条上实现新 突破 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 一,紧扣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在“引、育、留、 用”四个关键环节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努力让各类人才的 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第一,聚焦“高精尖缺”,在“引”才上实现新突破。引才 是人才工作的先手棋。要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引才体系,变“大 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一要围绕产业“靶向引”。紧密对 接我区26个重点项目和“四新”经济发展需求,编制发布《*区 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目录》,绘制“产业人才地图”,按图索 骥,精准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 兴学科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二要拓宽渠道“全球引”。要 有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深化“以才引才”“以会引才”“以 赛引才”等模式,支持头部企业和科研机构在人才富集地区建 立“人才飞地”或离岸研发中心。要深入实施服务我区振兴发 展的“双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内,重点引 进和支持百名科技领军人才、千名产业骨干人才、万名青年技 能人才,为他们提供项目资助、科研经费和安家补贴等全方位 支持。三要创新方式“柔性引”。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要大 力推行顾问指导、项目合作、技术入股、周末工程师等柔性引 才方式,吸引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和高端人才为我区发展提供 智力支持。 第二,坚持“内培外训”,在“育”才上构筑新高地。引进 人才是“增量”,培育本土人才是激活“存量”,两者同等重 要。一要着力培育本土领军人才。启动实施“*学者”支持计 划,遴选一批有潜力、有实力的本土优秀人才,在科研立项、 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