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推进会议上的
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推进会
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
设的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全市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成效,
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推动全市信用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
常委、副市长*同志,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行政审
批局、市商务局等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
区)政府分管领导及市场监管局局长,部分重点企业代表。
刚才,市市场监管局、*区政府、*县市场监管局做了汇报发
言,讲得都很好,既总结了工作亮点,也提出了下一步思路,
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
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的重
大意义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撑。加强
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不仅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更
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
多次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
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为我们
做好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从全市发展大局来看,做好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是激
发市场主体活力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
万户,其中企业万户,个体工商户万户。这些市场主体是我
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信用状况直接关系到市场秩序和经
济活力。据统计,去年以来,我市因失信被列入经营异常名
录的企业有家,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有*家,这些企
业在市场准入、招投标、融资贷款等方面受到限制,不仅影
响了自身发展,也制约了全市经济的整体活力。通过加强信
用修复,帮助失信企业重塑信用,能够让这些企业重新获得
发展机会,为全市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从优化营商环境来看,做好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是提
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良好的信用环境是最好的营商环
境。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在全国营商环境
评价中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
信用监管的精准性和信用修复的便捷性是重要短板。据调查,
有*%的企业认为信用修复流程繁琐,*%的企业对信用修复
政策不了解。通过简化修复流程、加强政策宣传,能够切实
提升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吸引更多企业来我市投资兴业,
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从社会治理角度来看,做好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是构
建诚信社会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
了一定成效,但失信现象仍时有发生,如虚假广告、合同
违约、拖欠工资等,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加强信用监管,加大对失信
行为的惩戒力度,同时做好信用修复工作,引导失信主体纠
正错误、重塑信用,能够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良
好社会氛围,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二、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准确把握当前信用监管与修
复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
门扎实推进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经
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信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建立了
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将信用信息作为监管的重要依据,对
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截至目前,全市共归
集各类信用信息万条,为家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对*家失
信企业实施了联合惩戒。例如,*区市场监管局在开展食品
药品安全监管时,根据企业信用等级确定检查频次,对守信
企业每年检查 1 次,对失信企业每季度检查 1 次,既提高了
监管效率,又减少了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二是信用修复工作有序推进。各部门积极简化信用修复
流程,优化服务方式,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修复服务。市
市场监管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信用修
复申请、材料审核、结果公示等全流程服务,去年以来共帮
助*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龙虎山景区市场监管局的做法尤
为值得肯定,他们通过精简申请条件、公布材料规范、提
供一对一帮扶等措施,显著提高了信用修复效率,帮助一家
获得江西绿色生态认证的茶企在短时间内完成信用修复,使
其避免了错失“标准化”奖励的风险,生产经营重回正轨。
三是信用宣传培训广泛开展。各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加强
信用政策宣传和培训,提升企业信用意识。市市场监管局利
用官网、微信、电子显示屏及宣传手册等载体,发布信用修
复政策解读篇,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场,培训企业*家次。*
县市场监管局创新推出“定制化”培训服务,根据不同行业
企业的特点,量身定制培训内容,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
等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
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
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作推进不平衡。部分县(市、区)和部
门对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重视不够,推进力度不大,工作成
效不明显。从数据来看,县去年完成信用修复的企业仅*家,
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个别部门至今未建立信用修复工作机
制,导致企业修复无门。二是协同联动不够紧密。跨部门、
跨地区的信用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机制还不够完善,存在
“信息孤岛”现象。例如,有些部门的信用信息未能及时归
集到全市信用信息平台,导致其他部门无法查询和使用;在
联合惩戒方面,部分部门执行不到位,存在“失信惩戒宽松
软”的问题。三是服务水平有待提升。虽然大部分部门简化
了信用修复流程,但仍有企业反映修复过程中存在材料多、
耗时长等问题。据统计,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平均需要*个工
作日,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差距;部分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练,
对企业的咨询不能及时准确解答,影响了服务质量。四是企
业信用意识仍需增强。一些企业对信用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
足,存在侥幸心理,不重视信用管理,导致失信行为时有发
生。同时,部分企业对信用修复政策了解不够,不知道如何
申请修复,错失了修复机会。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深刻反思,采取有效
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动信用监管与修复工作再上
新台阶
下一步,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以提升信用监管效能和
修复服务水平为目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推动全市信用
监管与修复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健全完善信用监管体系,提升监管精准性。一是
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