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县创业就业暨绿色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县创业就业暨绿色发展推进会议上的 讲话 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创业就业暨绿色发 展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就业 创业、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县近年来在创业就业与 绿色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 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 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创业就业提质增效, 以更坚实的步伐加快绿色发展转型升级,为建设宜居宜游生 态强县提供坚实支撑。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县委、县人大、县 政府、县政协相关领导,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 县级有关部门、直属机构主要负责人,部分重点企业、创业 项目代表等。刚才,县人社局、文旅局、*镇、*街道分别作 了汇报发言,既谈了工作成效,也讲了思路举措,内容务实、 重点突出,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 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切实增强推进创业就业与绿 色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 将创业就业工作与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围绕文化旅 游、绿色食药两大主导产业链,不断创新政策举措、优化服 务模式,推动创业就业与绿色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 (一)创业就业与产业发展融合度持续提升。我们始终 把创业就业工作嵌入绿色产业发展全链条,以产业升级带动 就业扩容,以创业活力助推产业增效。在文化旅游领域,聚 焦民宿、农家乐等业态发展,通过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平 台搭建等方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旅游服务、特色农产品销 售等创业项目。截至目前,全县共扶持民宿、农家乐等业态 132 家,其中五星级民宿 2 家、四星级民宿 8 家,年接待游 客突破 150 万人次,带动镇、街道等重点旅游乡镇就业超过 3000 人。在绿色食药领域,围绕林下中药材种植、农产品加 工等产业链,培育创业主体 165 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 头企业 3 家、市级龙头企业 12 家,带动村、村等 20 余个行 政村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 5 万余亩,吸纳就业近 5000 人。 比如,镇返乡青年(人名用*代替)依托当地丰富的天麻资 源,创办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 模式,带动周边 80 余户农户就业,户均年增收达 2.5 万元, 既壮大了绿色产业,又拓宽了就业渠道。 (二)政策扶持体系不断完善。我们深知,政策是激发 创业活力的重要保障。为此,我县持续优化创业扶持政策, 降低创业门槛,让更多人能够轻装上阵投身创业。在资金支 持方面,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简化审批流程,将个 人贷款额度提高至 50 万元,小微企业贷款额度提高至 300 万元,并且实行财政贴息政策,有效缓解了创业者的资金压 力。今年以来,全县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20 笔 785 万元, 直接扶持 60 人创业,带动就业 185 人;发放一次性创业补 贴 40 笔 20 万元,覆盖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 在服务优化方面,推行“一站式”创业服务,设立创业服务 专窗,整合市场监管、税务、社保等部门资源,为创业者提 供从项目咨询、工商注册到社保登记的全流程服务,平均办 理时间缩短至 3 个工作日,较以往减少了 50%。同时,我们 还建立了创业项目库,收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领域优质 项目 120 余个,为创业者提供项目推荐、技术指导等服务, 成功率达到 65%以上。 (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活力有效激发。针对高校毕业 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精准化创业 就业服务,鼓励他们在绿色发展领域建功立业。开展“兴业 在县”系列活动,包括民宿管家创客沙龙、返乡创业短视频 大赛等,为创业者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今年已举办活动 12 场,参与人数超过 800 人次,达成合作意向 30 余个。实施 “归雁计划”,通过政策宣讲、乡情招商等方式,吸引在外 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目前已吸引 230 余名返乡农民工创办农 家乐、农产品网店等项目,带动就业 600 余人。此外,我们 还与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式技 能培训,围绕旅游服务、中药材种植等领域,培训学员 1500 余人次,其中 80%以上实现本地就业。 (四)绿色发展动能逐步增强。在推动创业就业的同时, 我们始终坚守生态红线,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产业培育、 项目建设全过程。通过严格环境准入、推广清洁生产技术等 措施,确保新增创业项目全部符合生态环保要求。比如, 在民宿发展中,要求所有民宿必须配备污水处理设施,采用 清洁能源,目前 132 家民宿全部达到环保标准,*镇还建成 了全市首个民宿集群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达 500 吨。在 农业创业项目中,推广有机种植、生态养殖模式,培育绿色 食品、有机农产品品牌 38 个,*村的有机猕猴桃、*乡的林 下食用菌等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年销售额突破 8000 万元。绿色发展不仅带来了生态效益,更提升了创业项目的 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 创业就业与绿色发展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 产业融合深度不够,部分创业项目与文化旅游、绿色食药产 业链的衔接不够紧密,同质化竞争现象依然存在,比如部分 农家乐菜品、服务模式相似,缺乏特色和吸引力;二是政策 落实精准度有待提升,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在针 对不同创业群体、不同产业类型的精准施策上还有差距,部 分创业者对政策的知晓率和利用率不高;三是创业服务体系 还不完善,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增强,创业孵化 基地、电商平台等服务载体的功能还需进一步提升;四是人 才支撑不足,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创业人才短 缺,特别是在文化创意、市场营销等领域,人才缺口较大。 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 决。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推动创业就业与绿色发展 实现更高质量融合 当前,我县正处于推动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 创业就业与绿色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既是实现群众增 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建设宜居宜游生态强县的必然 要求。我们要立足县情实际,聚焦重点领域,强化举措、狠 抓落实,推动创业就业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一)深化产业融合,打造创业就业新载体。要坚持以 产业链为纽带,推动创业项目与文化旅游、绿色食药产业深 度融合,形成“产业引领创业、创业壮大产业”的良性循环。 一是做强文化旅游产业链。围绕“吃、住、行、游、购、娱” 全要素,鼓励创业者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在住宿方面,引导民宿向主题化、精品化方向发展,支持创 业者结合*景区、*古镇等旅游资源,打造康养民宿、研学民 宿、艺术民宿等特色业态,年内计划新增特色民宿 20 家, 培育民宿集群 2 个。在餐饮方面,挖掘地方特色美食,支持 农家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