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街道2025年度党建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街道 2025 年度党建联席会议上的讲 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怀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 心,在此隆重召开 XX 街道 2025 年度党建联席会议。首先, 我谨代表 XX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向拨冗出席今天会议的 各位共建单位领导、党员负责同志,以及长期奋战在基层一 线的社区书记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 本次会议,是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 交汇点上,为深入贯彻党的 XX 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 精神,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与组织路线,全面落 实全国、全区、XX 市组织部长会议和市委 X 届 X 次全会精 神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既是一次凝聚共识、共商大计 的部署会,也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动员会。会议的 主题,就是“党建联席凝共识,共建共融促发展”,目标是 进一步整合区域资源,激发党建活力,全力推进我们 X 的基 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 XX 街道的高质量发 展注入更加强劲的“红色动能”。 回望过去的一年,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 贵。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以 党建为统领,团结带领辖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 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 们欣喜地看到,党建引领的“乘数效应”日益凸显。特别是 在主题教育中,我们总结推广的“开门教育”经验,坚持走 群众路线,开门纳谏、问需于民,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将群 众的“表情包”作为检验工作的“晴雨表”。例如,通过“开 门一件事”机制广泛征集民意,我们累计解决了包括道路修 缮、设施改造在内的十余项民生难题。据统计,仅 2025 年 上半年,在党建引领下,我们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志愿服 务队就开展了“百余场活动”,服务居民超过 8000 人次。我 们聚焦“一老一小一弱”群体,精心打造的“三阳共暖”项 目,为无数家庭送去了党的温暖与关怀。这些看得见、摸得 着的成果,不仅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更将党组织的政治 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治理效能和民生温度。 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市委组织部下发的《关于优化 “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机制,深化推动区域化党 建融合发展的通知》精神。这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为我们 指明了方向。紧接着,四个社区的党委书记与各联建共建单 位的党员负责人现场签订了《区域化党建联建共建协议书》。 这份协议书,字字千钧,它不仅是一纸契约,更是一份沉甸 甸的责任与承诺。它标志着我们之间的合作进入了体系化、 制度化的新阶段。在随后的座谈交流中,大家围绕“四个运 行机制”、“资源清单”和“需求清单”的对接,以及“微心 愿”清单的认领,都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建议。我听后深受启发、备受鼓舞。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共 建单位有热情、有担当,我们的社区干部有思路、有办法。 这正是我们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最大底气和最强动力。 同志们,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借此机会,结 合刚才的学习和大家的讨论,我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区域化党 建融合发展,讲三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一、深化思想认识,在打破壁垒中凝聚区域化党建的强 大合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做好区域化党建工作,首要的是解 决“怎么看”的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城市化 进程的加速和社会的深刻转型,传统的“单位党建”模式, 那种“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封闭式、内循 环式党建工作,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基层治理的需求。 它造成了资源的分散、力量的分割,形成了一个个“党建孤 岛”,难以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群众日益多元的 服务需求。 因此,打破“单位党建”的壁垒,推动组织开放、资源 整合、功能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必须扛 起的政治责任。我们要从思想深处明晰区域化党建的“价值 坐标”,深刻理解其“区域统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 建共享”的核心要义。这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部署的任务, 更是为了精准回应我们辖区内成千上万居民的“急难愁盼”。 一要树立“一盘棋”思想。要彻底摒弃“你的是你的, 我的是我的”的本位主义。街道、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 虽然行政隶属、工作职能各不相同,但我们都同处 XX 这一 方热土,服务于同一方的百姓。我们要牢固树立“XX 是我 家,建设靠大家”的共同体意识,把街道社区党组织和机 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紧紧拧成“一股绳”,主动融入、积极 作为,将各单位的党建工作放到 XX 街道的整体发展格局中 去谋划和推进。 二要明确“三方”职责。根据市委组织部《通知》精神, 我们要进一步厘清共建单位、在职党员和社区这“三方”的 职责。共建单位要发挥好“资源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主动亮出资源、亮明优势,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在职党员要 发挥好“先锋队”和“连心桥”的作用,主动到社区报到, 认领服务岗位,在 8 小时之外发光发热;社区党组织则要当 好“总枢纽”和“大管家”,精准掌握辖区情况,精心设计 服务项目,为共建单位和在职党员参与基层治理搭建平台、 做好服务。只有三方职责明晰、各尽其能,才能真正实现无 缝衔接、双向奔赴。 三要激活“主阵地”意识。对在座的各位共建单位负责 同志来说,单位是我们的工作主阵地,但社区同样是我们服 务群众、彰显担当的“第二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