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支部党员发展规范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严
格落实《中国共产党章程》与《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
则》,全面提升站党员发展工作质量,*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党支部
立足一线实践,聚焦“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
用”总要求,于近期对*支部党员发展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
调研。本报告旨在系统梳理当前的做法与成效,深入剖析存在的
矛盾与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持续推动*支部党
员队伍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一、做法与成效
近年来,*支部始终将党员发展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
工程来抓,通过建章立制、严把关口、创新模式,推动党员发展规
范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履行新时代移民管理职责使命提供
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一)健全制度体系,筑牢规范化建设的“四梁八柱”
*支部坚持将制度建设作为党员发展规范化的根本保障,着力
构建一套权责清晰、流程规范、监督有力的制度体系。一是实现
全流程标准化。参照上级党委指导和先进单位经验,*支部将发展
党员工作细化为“入党申请、积极分子确定与培养、发展对象确
定与考察、预备党员接收、预备党员教育考察与转正”五个阶
段,并梳理出涵盖25个关键节点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从入党申请
人谈话到预备党员转正决议,每一个环节均有明确的时间节点、
责任人与文档要求,确保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二是完善配
套监督机制。为防止程序虚化、标准弱化,*支部结合实际,研究
制定了《*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跟踪督查办
法》,明确了支部委员会、纪检委员在各环节的监督职责。同
时,全面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对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人
选、预备党员接收和转正等重要节点,均在站内进行为期不少于
五个工作日的公示,主动接受全体党员和民警的监督,增强工作透
明度。三是构建量化考评体系。借鉴部分单位的先进做法,*支部
探索建立了《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规范化考评表》,从政治建
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五个维度设置考核指标,对党小组的
培养教育工作进行量化评估,考评结果与党小组评优评先直接挂
钩,有效压实了培养教育责任。
(二)严把入口关口,提升发展对象的“政治成色”
作为守卫国家政治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支部深刻认识到边防
检查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党员必须具备绝对忠诚可靠的政治品格。
为此,*支部始终将政治标准置于首位,严把发展党员的“入口
关”,确保队伍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一是深化政治审查。在政治
审查环节,除函询本人户籍地、居住地党组织外,*支部还结合边
检工作特点,将审查范围延伸至发展对象的家庭成员、主要社会
关系在境内外的活动情况,并协同有关部门进行背景核查,坚决防
止任何政治上的“带病入党”。2024年,*支部在发展党员过程
中,通过严格的政治审查,成功甄别并中止了一名存在潜在风险的
发展对象的培养程序。二是强化政治历练。*支部坚持在斗争一
线和艰苦岗位上考察和识别干部,有意识地将入党积极分子和发
展对象安排到口岸执勤、专项勤务、应急处突等关键岗位进行磨
砺。通过观察其在面对复杂局面、重大考验时的政治立场、思想
觉悟和行动表现,对其政治素质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政治画
像”,确保考察结果的客观真实。三是严抓集中培训。发展对象
在接收为预备党员前,必须参加不少于24个学时的短期集中培
训。培训内容聚焦党的基本理论、党史、党章党规党纪以及移民
管理警察的职责使命教育,并邀请站荣休老党员讲述戍边卫国的
光荣传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发展对象从思想深
处解决“为什么入党、入党干什么”的根本问题。
(三)创新培养模式,激活党员队伍的“源头活水”
*支部注重将党员的培养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创新
培养模式,持续为党员队伍注入生机与活力。一是推行“党建+业
务”融合培养。*支部打破了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
现象,将培养联系人的职责与业务导师的职责相结合。培养联系
人不仅要指导积极分子的思想理论学习,更要在业务工作中言传
身教,引导其在提升查验技能、服务出入境旅客的过程中践行党
的宗旨,实现政治成长与业务成长的同频共振。二是实施“先锋
指数”量化管理。借鉴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支部试行了“党员
先锋指数”量化评价方案将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纳入评价体
系。通过对其在理论学习、岗位履职、服务群众、遵规守纪等方
面的表现进行积分量化,每月公布排名,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
围,使其培养过程有形化、可衡量。三是搭建多元化实践平
台。*支部定期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国门党课”“口岸主题
党日”“警营开放日”等特色活动,并鼓励他们加入站内的“警
营乐队”等文化团体,在丰富的警营文化活动中陶冶情操、增强
组织归属感。同时,鼓励他们深入驻地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扶贫
帮困等志愿服务,在服务社会、联系群众的实践中增强党性修
养。
二、存在问题
对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更高标准和边检工作的特殊要求,*支部
党员发展规范化建设仍面临一些深层次的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
题。
(一)高压执勤环境对考察培养带来新挑战
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勤务模式特殊,工作强度大、心理压力高。
这种高强度的执勤环境对党员的考察培养工作带来了独特挑战。
首先,培养教育的系统性受到影响。民警长期处于“三班倒”或
不间断的勤务状态,难以保证固定的、集中的时间用于理论学习
和思想汇报。培养联系人与培养对象之间的谈心谈话,也往往因
勤务冲突而被动调整,影响了思想交流的深度和连续性。其次,政
治素质的甄别难度增大。在高压环境下,民警的言行举止可能更
多地受到职业应激反应的影响,这给党组织准确判断其真实思想
状况和政治成熟度增加了难度。部分同志可能因长期疲劳而表现
出情绪波动或言语倦怠,这究竟是暂时的心理状态还是深层次的
思想问题,需要党组织投入更多精力进行细致入微的甄别。最
后,重业务实绩轻思想动态的倾向偶有发生。在急难险重的任务
面前,党小组和培养联系人可能更关注培养对象的业务能力和任
务完成情况,对其思想深处的变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程度
等方面的考察有所弱化,存在一定的“能力遮蔽”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