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课:坚守纪律底线,涵养清风正气,坚决向三乱现象亮剑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课:坚守纪律底线,涵养清 风正气,坚决向三乱现象亮剑 同志们: 今天,我们机关党支部召开一次专题党课,主题是整治“乱 议论造谣、乱冒名写信、乱诬告陷害”这“三乱”现象。召开 这次会议,组织这次党课,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引导我们全 体党员干警,深刻认识“三乱”的极端危害性,自觉划清界 限、坚决予以抵制,进一步巩固我们*县人民检察院风清气正的 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这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 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加强自身队 伍建设、确保检察权始终为人民正确行使的现实需要。下 面,我围绕这个主题,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同交流、共 勉。 一、深刻认识“三乱”现象的现实表现与严重危害,始终保 持高度的政治警醒 “三乱”现象不是小事,而是侵蚀党的肌体、污染政治生态 的“毒瘤”。它像一种无声的瘟疫,在我们队伍内部悄然传 播,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发现、坚决清除,必将贻害无穷。我们 必须用“显微镜”来审视其具体表现,用“放大镜”来看清其 严重危害。 第一,“乱议论造谣”是侵蚀思想根基的“政治病毒”。这 种现象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热衷于传播“小道消 息”,把道听途说当作新闻发布,把捕风捉影当作事实依 据,在背后对单位决策、同事言行评头论足、说三道四;有的 则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网络平台,匿名或化名发布、转发未 经证实的负面信息,甚至恶意歪曲解读中央大政方针和改革举 措,制造思想混乱;还有的无中生有、捏造事实,对勤勉干事 的同志进行人身攻击,企图通过“泼脏水”的方式达到个人目 的。这种“病毒”的危害是深远的。一是动摇团结之基。一个 单位、一个集体,团结是生命线。乱议论、乱造谣,最直接的 后果就是制造隔阂、引发猜忌,使同志之间互不信任,形 成“人人自危”的紧张氛围,严重削弱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 力。当一个集体充满了闲言碎语和恶意揣测,就不可能有一致 的行动和昂扬的斗志。二是败坏队伍形象。检察机关是国家的 法律监督机关,我们的言行代表着司法的公正与权威。如果我 们的干警热衷于背后议论、传播谣言,人民群众会怎么看我 们?这不仅损害了个人的声誉,更严重的是,它会侵蚀检察机 关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使我们长期以来树立的良好形象毁于 一旦。三是扰乱社会秩序。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一条谣言 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是惊人的。特别是涉及司法案件、社会 稳定等敏感信息的谣言,一旦扩散,极易引发公众恐慌,甚至 酿成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 第二,“乱冒名写信”是扰乱正常秩序的“隐形暗箭”。党 员有通过正常渠道反映问题、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这是党内 民主的重要体现。但是,极少数人却滥用这种权利,采取冒用 他人名义写举报信、投诉信的方式,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们有的为了泄私愤,冒用他人的名义捏造事实,企图“借刀 杀人”;有的为了干扰组织审查调查,故意冒用领导或个人的 名义,制造“集体反映”的假象,向组织施压;还有的为了谋 取不正当利益,在干部提拔、评先评优等关键时期,冒名写信 搅乱局势。这种行为,如同射出的“隐形暗箭”,其危害在 于:一是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姓名权是公民的基本权 利,受法律保护。乱冒名写信,直接侵犯了被冒名者的姓名权 和名誉权,使其无辜受过,承受不白之冤,给他们的工作和生 活带来巨大困扰。二是严重干扰信访举报秩序。信访举报是党 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监督干部的重要渠道。乱冒名写信 的行为,混淆视听,增加了纪检监察和组织部门的甄别难 度,浪费了大量的调查资源,让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得不到及 时处理,严重破坏了正常的信访秩序。三是严重破坏组织信 任。这种行为在干部队伍中制造了极大的不信任感,让大家相 互提防,不敢坦诚交流,破坏了健康的同志关系,使正常的批 评和自我批评难以开展。 第三,“乱诬告陷害”是污染政治生态的“最大恶源”。如 果说乱议论是“口头污染”,乱冒名是“程序骚扰”,那么乱 诬告陷害就是赤裸的“政治迫害”,是性质最为恶劣、危害最 为严重的行为。其核心就是“无中生有、恶意中伤”。这些人 往往出于嫉妒、报复或排挤对手的动机,捏造所谓的“违纪违 法事实”,伪造所谓的“证据材料”,通过举报信、网络发帖 等方式,对他人进行恶毒的攻击和陷害。其危害堪称“剧 毒”。一是严重挫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诬告陷害的目 标,往往是那些敢于担当、坚持原则、锐意改革的干部。一封 诬告信,就可能让一名正在冲锋陷阵的干部陷入无休止的调查 澄清之中,耗费大量心力。这不仅是对个人的打击,更是对整 个干部队伍担当精神的“精准打击”,它会形成一种“劣币驱 逐良币”的逆向淘汰效应,让想干事的人不敢干、能干事的人 不愿干,最终损害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二是严重破坏党内法 规的严肃性。党纪国法明确规定,严禁诬告陷害他人。从事这 种行为,本身就是对纪律和法律的公然挑衅。如果我们对这种 行为查处不力、打击不严,就会动摇党纪国法的权威,使之成 为一纸空文。三是严重侵蚀党的执政根基。政治生态是党风、 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一个地方如果诬告陷害之风盛 行,必然导致正气不彰、邪气上扬,干部队伍离心离德,党群 干群关系紧张。长此以往,必将动摇我们党的执政根基。据中 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为 超过1.2万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严肃查处了580余 起诬告陷害案件。这组数据充分说明了这项工作的严峻性和必 要性。 二、深入剖析“三乱”现象滋生蔓延的思想根源,做到精准 把脉对症下药 “三乱”现象的出现,表象在言行,根子在思想。我们要透 过现象看本质,深挖其产生的思想根源,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 决。 一是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拧得不紧。一些党员干部,在 长期和平环境下,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 造,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他们忘记了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忘 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当思想上缺 了“钙”,精神上就会得“软骨病”,在是非面前就容易分辨 不清,在利益诱惑面前就容易立场不稳,进而把个人的情绪、 好恶凌驾于组织原则之上,做出乱议论、乱告状的糊涂事。 二是纪律规矩这根“高压线”碰得麻木。“没有规矩,不成 方圆”。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 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然而,有的同 志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极其淡薄,对党纪国法缺乏应有的敬畏 之心。他们认为“说说而已,无伤大雅”,或者抱着“法不责 众”的侥幸心理,随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他们懂得党员的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行使权利必须在纪律和规矩的框架 内,任何超越底线的行为,都必然会受到纪律的惩处。 三是个人主义这个“病原体”侵蚀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