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在全市专题研究“十五五”规划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我们专题研究了 X 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听
取了专家对规划纲要主要内容的介绍,以及各位专家学者和市直
部门同志的意见建议。这次会议既是对前期工作的阶段性总结,
更是对下一步规划编制工作的再动员、再部署。科学编制“十五
五”规划,事关 X 未来五年发展全局,是政府履职尽责的重要
依据。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和政府工作重点,讲三点具体意
见。
一、立足基础、把握大势,以历史纵深感谋准发展新方位
编制“十五五”规划,首先要搞清楚我们“从哪里来”“站
在哪里”“往哪里去”。这需要我们既有历史的眼光,能系统总结
“十四五”的得失;又有全局的视野,能准确把握 X 在全国全
省发展大局中的坐标;还要有前瞻的思维,能科学判断未来五年
的发展趋势和机遇挑战。
(一)要系统评估“十四五”,夯实规划基础。对“十四五”
规划的执行情况要进行全面、客观、精准的评估。不仅要看经济
增长指标,更要看结构调整、创新能力、生态环境、民生改善等
综合性成效。比如,我市在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
方面取得了哪些实质性进展?“一产优、二产强、三产活”的
格局构建到了什么程度?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等营商环境改革
为企业群众带来了多少便利?同时,必须直面问题,敢于亮短。
要深入分析哪些目标未能如期实现,原因是什么?是外部环境变
化,还是我们自身工作存在不足?例如,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
构单一、创新驱动能力不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老问题是否
得到有效缓解?对这些“家底”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十五五”
规划编制有的放矢,真正实现“补短板、锻长板、扬优势”。
(二)要深度研判“时与势”,找准发展坐标。谋划“十五
五”,必须把 X 放在国家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
局的大战略下来考量。要密切关注国家在培育新质生产力、能源
结构转型、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导向,特别是能耗双控向
碳排放双控转变带来的新要求和新机遇。我们要思考,X 在辽宁
乃至东北地区的发展格局中,我们的比较优势究竟是什么?是农
业基础扎实、特色产业(如氟化工、玛瑙)鲜明、生态治理空间
巨大,还是其他?只有找准了这个坐标,才能避免“千城一面”,
探索走出具有 X 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比如,我们的氟产业
开发区如何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叫响“X 氟产业”
品牌?*露天矿的生态修复与综合利用,能否成为我们探索生态
产品价值实现的突破口?
(三)要科学设定“目标值”,引领跨越发展。规划目标是
发展的“指挥棒”。目标设定既要鼓舞人心,体现“跳起来摘桃
子”的奋斗精神,也要实事求是,立足 X 发展阶段和基础条件。
要围绕打造“两市四区”、实现“双千双百”的总体目标,研究
提出“十五五”时期在经济实力、创新能力、改革开放、生态环
境、民生福祉、治理效能等方面的具体量化指标和定性要求。这
些目标要构成一个有机体系,相互支撑,引导全市上下朝着共同
方向努力。特别是要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不能单纯追求 GDP
增速,更要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注重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
得感。
二、聚焦重点、精准施策,以项目硬支撑构筑发展新蓝图
规划不能停留在纸面上,必须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一
项项扎实的举措上。我们要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以高质量
的项目储备和精准的产业定位,夯实“十五五”发展的“硬支
撑”。
(一)要突出产业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是 X
振兴的根基。要围绕“工业强市”战略,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
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例如,氟产业开发区要持续深化改革创新,
引导支持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
生产力,不是一味追求“高精尖”,而是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资
源禀赋,在新能源、绿色食品、智能制造等有潜力、有基础的领
域寻求突破。要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特别是推动农业延伸产
业链条,提升“阜”字头农产品附加值,让乡村振兴的成果更多
惠及农民。服务业要朝着多样化、品质化方向发展,激活消费潜
力。
(二)要狠抓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投资是稳增长的关
键。要紧紧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谋划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