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全区安全生产与社会稳定工作推进
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区性的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
析当前我区面临的安全稳定形势,就正在开展的安全稳定风险隐
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工作进行再推进、再部署,并对即将到来的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安保信访维稳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刚才,
*同志传达了总书记近期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通
报了相关事故调查报告;几个相关部门也分别作了工作情况通报
和表态发言,讲得都很好,问题导向明确,措施具体务实,请大
家务必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严峻形势,深刻吸取教训,以最高站位守牢安全稳
定底线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稳定是强盛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
总书记围绕统筹发展和安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反复强调要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安
全生产工作。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安全稳定工作提
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近期,从中央到省、市都对安全稳定
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必须提高政治
站位,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
度,充分认识到,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不仅
是业务工作,更是严肃的政治任务;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重
大的民生问题。今年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决策部
署,安全稳定形势总体保持平稳。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这份平稳之下暗流涌动,风险隐患交织叠加,形势不容乐观。这
里,我通报一组数据。根据相关部门统计,2024 年全年,全区
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18 起,死亡 21 人。而进入 2025 年,
截至 8 月底,全区已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14 起,死亡 16 人,受伤
25 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已分别达到去年全年的 77.8%和
76.2%,部分行业领域的事故数量甚至出现了明显反弹。特别是
在建筑施工和道路交通领域,事故多发频发的势头未能得到根本
性遏制,这为我们敲响了最严厉的警钟。
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和难以弥补的伤
痛,更是我们工作中血的教训。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通过前一阶
段的排查整治和深刻反思,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思想认识存在“温差”。部分单位和干部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
理。有的认为安全生产是“软指标”,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有的把安全生产等同于“搞检查、贴封条”,满足
于开了会、发了文、签了责任状,缺乏一抓到底的韧劲;还有的
对风险隐患熟视无睹,认为“事故不会发生在我这里”,安全意
识在责任链条的传导中层层衰减,形成了“上热、中温、下冷”
的局面。第二,责任落实存在“落差”。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虽然
已经建立,但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责任并未真正压实到岗位、
落实到人头。“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的要
求,在实际执行中打了折扣。企业主体责任悬空的问题尤为突
出,一些企业安全投入不足、管理混乱、培训教育走过场,安全
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形同虚设。第三,隐患排查存在“偏差”。
专项工作开展以来,全区上下也下了很大功夫。根据区应急管理
部门的报告,全区已建立重大安全风险基础信息清单 223 项,排
查出各类隐患问题 1724 条。这个数字说明我们的排查是有成效
的。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另一面,截至目前,完成整改的仅有
1122 条,整改完成率尚不足 65%。这说明什么?说明仍有超过
600 个已经明确的“定时炸弹”还没有被拆除。更说明我们的排
查工作还存在盲区和死角,一些深层次、专业性强的隐患未能被
及时发现,排查整治满足于“翻箱倒柜”式的表面化,没有真正
实现“起底式”“穿透式”的检查。第四,监管执法存在“温
情”。“严管才是厚爱,纵容就是祸害”。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
的监管执法队伍还存在“宽松软”的问题。有的检查不严、执法
不力,对违法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人情执法、
选择性执法,下不去手、抹不开面子;有的处罚标准偏低,罚款
变成“入场券”,违法成本远低于守法成本,导致企业对安全生
产法律法规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同志们,安全生产和稳定工作
中的任何一个漏洞、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我们必须深刻汲取教训,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始终绷
紧安全稳定这根弦,把问题想得更复杂一些,把挑战看得更严峻
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坚
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二、聚焦关键领域,狠抓治本攻坚,以最实举措筑牢风险防
控堤坝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和矛
盾的主要方面。下一阶段,全区各部门要紧紧围绕正在开展的
“治本攻坚行动”和“重大隐患判定标准执行能力提升行动”,
聚焦重点行业、关键环节,下足“绣花”功夫,全面提升风险防
控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一是要用好“四张清单”这一核心抓手。在专项工作中,我
们建立了重大安全风险的“排查清单、隐患清单、整改清单、责
任清单”。这“四张清单”不是为了应付检查的台账,而是我们
实现闭环管理、压实责任的“作战图”和“军令状”。排查清单
要确保全覆盖、无遗漏,动态更新,对新增的市场主体和项目要
第一时间纳入排查范围。隐患清单要对排查出的问题逐一登记,
明确隐患内容、风险等级和具体表现,做到家底清、情况明。整
改清单是核心,必须明确整改时限、整改措施和整改标准,对重
大隐患要挂牌督办,实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