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X 市新媒体赋能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市新媒体赋能高质量发展大会,这既
是一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动员会,也是一次明确路径、部署
任务的誓师会。会议的主题,聚焦于如何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紧
紧抓住新媒体这一最大增量,为 XX 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最强劲
的动能。当前,第六届 XX 精品 XX·XX 文化周的筹备工作正
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正是我们运用新媒体思维、展现新媒体力
量的一次重要实战。借此契机,我们吹响进军新媒体产业新赛道
的冲锋号,全面启动新媒体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征程。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准确把握新媒体的时代脉搏
数字经济浪潮奔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这样一个深刻变
革的时代,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媒体思维、互联网思维已
经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选修课”,而是推动工作、发展产业、狠
抓落实不可或缺的“必修课”。能否看懂、用好新媒体,直接关
系到发展的主动权和未来的竞争力。
新媒体是激活存量资源的“数字杠杆”。XX 市拥有得天独
厚的自然风光、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品质优良的特色物产。然
而,长期以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
我们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以其超强的传播力、裂变式的扩散
效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突破物理空间限制、撬动潜在价值的强
大杠杆。通过一个短视频、一场直播、一篇爆款推文,就能让
XX 的青山秀水、风土人情、优质产品在瞬间触达亿万网民,将
沉睡的资源唤醒,将潜在的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胜势。
新媒体是重塑产业生态的“核心引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
级,迫切需要新的动能、新的模式。新媒体不仅仅是宣传渠道,
更是产业价值链重构的核心驱动力。它能够深度嵌入农业、工业、
文旅等各个领域,催生出直播电商、内容付费、体验经济等新业
态。发展靠产业、产业靠产品、产品靠推介、推介靠新媒体,这
条逻辑链清晰地揭示了新媒体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枢纽地位。它
正以一种颠覆性的力量,推动供给与需求精准对接,倒逼产品品
质提升与品牌塑造,从而驱动整个产业生态的迭代升级。
新媒体是展示城市形象的“超级窗口”。过去,一个地区的
形象主要通过官方媒体和口碑相传。如今,新媒体构建了一个多
元、立体、即时的信息场域,人人手中都有“麦克风”。这为我
们主动塑造和传播 XX 新形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可以
通过新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地讲述 XX 的发展故事、奋斗故事、
幸福故事,让外界更直观、更生动、更全面地了解一个开放、包
容、充满活力的 XX,从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
新媒体是实现弯道超车的“核心利剑”。对于 XX 这样的发
展中地区而言,循规蹈矩难以实现跨越。新媒体和流量经济的兴
起,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非对称竞争的“新赛道”。近年来,
“XX”、“XX 节”等现象级案例的成功,雄辩地证明了只要策
划得当、创意出新,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完全有可能
在短时间内引爆全网,实现“一夜成名”。这柄“核心利剑”,能
够帮助我们打破路径依赖,在新的竞争格局中抢占先机,赢得后
发优势。
因此,全市上下必须将发展新媒体产业、运用新媒体赋能,
提升到关系 XX 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以强烈的思
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投身到这场关系未来的深刻变革之中。
二、聚焦重点融合创新全面擘画新媒体的发展蓝图
思想的统一是为了行动的看齐。昨天,会议已经对《XX 市
新媒体赋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进行了解读。这个《行动
方案》是我们未来三年工作的“施工图”和“任务书”。这里,
我重点强调几个关键方面。
总体目标必须清晰坚定。按照《行动方案》的规划,到 2027
年末,我们要初步建成一个主体多元、技术先进、传播有力、产
业融合、支撑有效的新媒体赋能体系。具体而言,要实现几个量
化目标:全市互联网普及率从当前的 85%提升至 95%以上;数字
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 35%;通过新媒体渠道
实现的农特产品网络零售额,要从 2024 年的 5 亿元人民币增长
到突破 20亿元大关;全市培育孵化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机构不少于
3 家,认证和培训“XX 推荐官”等新媒体人才超过 1000 名,力
争将 XX 市打造成区域内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应用示范区和内容
创作集散地。
支撑体系必须坚实稳固。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搭建起四梁
八柱。其一,健全“三级网络”体系。要构建市级融媒体中心为
龙头,乡镇(街道)新媒体矩阵为骨干,村(社区)信息员和网络达
人为基础的三级联动网络。市级层面要做好顶层设计、内容策源
和重大主题宣传;乡镇层面要承上启下,挖掘本土特色,做好精
准传播;村级层面要成为信息传递的“末梢神经”和民情反馈的
“前沿触角”。其二,成立市域自媒体联盟。要打破壁垒,将市
内活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