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XX市“五上”企业发展存在的难点与建议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XX 市“五上”企业发展存在的难点与建议 “五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限额以上商贸业、规模以 上服务业、资质内建筑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的总称。自 20XX 年起,“五上”企业根据“一套表”调查制度相继联网直报国家 统计局平台,统计结果直接反映和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 程度。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新经济、新产业、新的商业运营模式, 不断培育壮大原有市场主体,纳规企业迅猛增加,为经济持续快 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助推全市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迈上新台阶。 一是数量急剧扩张。到今年 2 月底,全市“五上”企业数量 首次实现“破千”,达到 1011 个。与 20XX 年相比,增加了 226 户,增长 28.8%。从行业看:数量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限上商贸 业 364 个、规上工业 327 个、资质内建筑业 144 个;从县区看: 数量排在前两位的依次是商州、山阳,分别达到 198 个和 185 个, 洛南和镇安达到 144 个,并列第三位。 二是增量势头强劲。与 20XX 年相比,年均增加了 104 个, 年均增长 9.4%。其中,仅 2021 年一年就净增了 171 户,是纳规 工作以来最好的阶段,成绩斐然。从行业看:增量最快的是限上 商贸业、资质内建筑业和规上工业,分别增加了 124 户、31 户 和 28 户。从县区看:增量排在前三位的是山阳、洛南和商州, 分别增加了 51 户、42 户和 39 户。 三是质量明显提升。到今年 2 月底,全市“五上”企业营业 收入达到 XX 亿元,比 20XX 年增长 26.4%。从行业看:除资质 内建筑业负增长外,其他行业增速呈分化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 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工业产值呈高位运行,充分说明我 市实体经济发展良好、动能充沛,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从县区看: 增速均保持全市平均水平上下。 四是存量持续优化。与 20XX 年相比,二、三产业单位数量 之比由 52.48:47.52 调整为 46.59:53.41。二产占比有所下降,三 产占比略有上升。从行业看:限上商贸业占比上升了 5.4 个百分 点,规上工业占比下降了 5.7 个百分点,呈现出“一升一降”特 点。从县区看:除镇安外,其他县区产业结构与全市平均水平大 致相同。 二、主要做法 通过调研走访,我们感受到无论是市级行业主管部门还是县 区党委政府,都能够牢固树立抓“五上”企业就是抓经济发展的 理念,大力培育扶持壮大市场主体,做到了应统尽统、应统早统。 取得这样良好的局面,主要是四个方面: 一是各级重视是保障。全市召开推进会、会商会,出台政策 文件,举办排行榜发布会,充分调动企业纳统意愿,强推工作落 实。县区结合实际,采取了有效举措。如,商州定期考核部门培 育情况,倒逼任务落实;洛南以“在库抓扩能,达限抓入库、近 限抓培育、新增抓跟踪”的思路,进行梯次培育;山阳以“个转 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方式,形成良性循环。通过 全市上下不懈努力,既实现了入库企业数量的大幅增长,又夯实 了经济发展的底盘。 二是环境改善是前提。深化简政放权,优化政务服务,“放” 的效果持续显现,“管”的制度不断健全,“服”的体系逐步完善。 扎实开展银企对接、宣传促销等帮扶活动,切实解决企业融资、 经营、销售等困难。特别是从今年 1 月起,全市开通了“市委书 记营商环境投诉举报邮箱”,出台了《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区二十 六条措施》,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极大地鼓舞了各方投资者 兴业商洛的热情和信心。 三是齐抓共管是核心。行业主管部门通过信息收集汇总分析 机制,对重点企业、个体大户逐一摸排,强化“种子库”培育扶 持力度,为统计部门完善“准规上”企业库奠定了基础。并根据 统计部门反馈的临界企业名录,落实专人提供“保姆式”服务, 确保达限企业早申报、早纳规、早入统。企业纳规后,由统计、 财政部门分别进行统计业务和财税方面的辅导,指导企业建立规 范的财务和统计台账。 四是上下联动是关键。统计部门开辟了“绿色通道”,最大 限度的减环节、压时间,实现即到即办。市县专业人员联动,实 地核查拟入库企业,确保基础信息真实准确。数据录入审批平台 后,对于资料不完整或者数据有问题的企业,要求限期整改上报。 市级审核后,专业人员紧盯省上和国家审批动态,积极对接沟通, 如出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改,真正提高了工作效率,2021 年我市 申报入库通过率提升至 88.3%。 三、难点问题 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与全省的平均水平相比,与兄弟市 区的数量规模相比,尤其是与市委市政府的明确要求相比,存在 较大的差距和不足,具体表现在: 一是排名靠后。到今年 2 月底,与全省比:我市在库企业数 仅占全省 2.91 万个的 3.5%,略高于杨凌和铜川,数量处于第九 位;从行业看:规上工业、资质内建筑业、限上商贸业、房地产 开发经营业、规上服务业数量仅占全省的 4.3%、3.7%、3.4%、 2.2%、2.7%,占比位次均靠后;从平均看:县均“五上”企业 比全省 272 个少 128 户,近乎一半,处于垫底位置;从陕南看: 只占汉中 2573 个、安康 2647 个的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