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县关工委五老
队伍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五
老”队伍建设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关心下一
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交流我县近年来“五老”队伍建
设的经验做法,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研究部署下一
阶段的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方向,奋
力开创我县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刚才,县直几个成员单位的负责同志分别作了很好的发
言,汇报了各自单位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开展情况,分享了宝贵
经验,并围绕如何加强“五老”队伍建设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
性的意见和建议,听了很受启发。*同志也结合业务工作,提出
了明确具体的指导意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希望大
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
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关工委,向长期以来辛勤耕耘、无私奉
献在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战线上的广大“五老”同志们,致以
最崇高的敬意!向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各成
员单位,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深化认识,深刻把握加强“五老”队伍建设
的时代价值与重大意义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工程,是
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五老”队伍是开展关心
下一代工作的主力军和宝贵财富。回顾过去几年的工作,在县
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县关
工委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带领全县广大“五
老”,在教育、引导、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
效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是“五老”队伍规模持
续壮大,组织基础更加坚实。我们始终把“五老”队伍建设作
为一项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来抓,坚持“巩固、发展、提高、
壮大”的方针,通过组织发动、典型带动、感情感召等多种方
式,广泛动员和吸纳身体健康、热心公益、经验丰富的离退休
老同志参与到关心下一代事业中来。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三
年,我县在各级关工委登记在册的“五老”志愿者队伍从最初
的不足800人发展到现在的1500余人,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遍
布各行各业的“五老”工作网络。特别是在教育、政法、卫
生、农业等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有威望、有热情、有专长的
骨干力量,为我们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二
是品牌活动特色日益彰显,社会影响更加广泛。全县各级关工
委和广大“五老”紧扣时代脉搏,围绕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实际
需求,精心策划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
式多样的品牌活动。例如,以传承红色基因为核心的“老兵话
传统”宣讲团,三年来深入全县100多所中小学校和社区,开展
巡回宣讲超过200场次,听众超过5万人次,让红色江山代代相
传的信念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以法治护航为目标的“夕阳
青风”普法工作站,由退休老法官、老检察官、老警官组
成,通过模拟法庭、法治班会、法律咨询等形式,有效提升了
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以关爱帮扶为重点的“爱
心爷爷奶奶”结对活动,三年来累计与超过300名留守儿童、困
境儿童结成帮扶对子,从生活照料、学业辅导到心理疏导,给
予他们全方位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这些品牌
活动,已经成为我县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赢得了
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三是服务大局贡献更加突出,育人成效
更加显著。广大“五老”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主动融入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参与社会治理、化解矛盾纠纷、优
化育人环境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区,他们是网
格里的“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和“矛盾调解员”,为
构建和谐社区贡献智慧;在乡村,他们是“乡风文明监督
员”和“科技致富辅导员”,助力乡村振兴;在网络空间,他
们组建“银发护网队”,主动监督和抵制不良信息,为青少年
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正是因为有了这支可敬可爱的“五
老”队伍,我们的工作才有了坚实的根基和不竭的动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认识加
强“五老”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第一,这是落实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五老”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
亲历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对党和人民怀有深厚感
情,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崇高的思想境界和丰富的实践经
验。由他们来向青少年讲历史、讲传统、讲奋斗,最具说服力
和感召力。在当前价值观念多元、信息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
下,发挥好“五老”的独特优势,用他们的言传身教引导青少
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
子,是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举措。第二,这是应对青
少年成长新挑战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县青少年成长环境总体
是好的,但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部分青少年
理想信念淡化,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网络沉迷现象屡见不
鲜,家庭教育缺位或错位的情况依然存在。解决这些问题,需
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而“五老”凭借其丰富的人生阅历、隔代
亲的天然优势和充足的时间精力,在开展心理疏导、化解家庭
矛盾、进行行为矫正等方面,能够发挥学校和家庭难以替代的
特殊作用。第三,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重要力量。广大“五老”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资源。他们熟
悉社情民意,在群众中有较高威望,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的“减震器”和“润滑剂”。将“五老”队伍建设融入基层党
建、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建设等工作大局,引导他们深度参与
社区矫正、预防青少年犯罪、关心关爱特殊青少年群体等工
作,不仅能够有效弥补基层治理力量的不足,更能推动形成共
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因此,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从
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五老”队伍建设的重大意
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
置,抓紧抓实抓好。
二、正视问题,找准短板,清醒认识“五老”队伍建设面临
的现实挑战
在肯定成绩、增强信心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对标
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要求,对标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新期
盼,我县“五老”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亟待
解决的问题。
一是队伍结构有待优化,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从年龄结构
看,我县“五老”队伍的平均年龄偏大,70岁以上的老同志占
了相当大的比例,精力、体力都受到一定限制,出现了“心有
余而力不足”的现象。高龄化趋势带来了队伍的自然减员,而
新力量的补充却相对滞后。从专业结构看,队伍中老干部、老
教师占比较高,这是我们的优势,但在法律、心理、科技、新
媒体等专业领域的“五老”人才相对匮乏,难以完全满足新时
期青少年多样化、专业化的需求。从地域分布看,城区和乡镇
驻地的“五老”力量相对集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但在一
些偏远农村地区,存在组织覆盖不全、人员力量薄弱、活动开
展困难的“空白点”和“薄弱带”。
二是联动机制有待健全,工作合力未能完全形成。虽然我们
建立了成员单位制度,但实际工作中,“联”得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