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中学作风建设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体教职工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
入学习领会并贯彻落实县教育系统作风建设工作会议的精
神,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刮骨疗毒的决心,直面问题、剖析根
源,全面加强我校教师队伍的作风建设,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
展注入更加强劲、更加持久的动力。
刚才,我们共同观看了两位时代楷模——*市*女子高级中学
的*校长和*省*市*县*小学的*校长的先进事迹。我想,在座的
每一位同仁,内心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洗礼。*校
长,一位把生命献给贫困山区女孩教育事业的“燃灯者”,她
用羸弱的病躯铺就了十余万公里的家访路,用坚定的信念托举
起近两千名女孩的大学梦,她的事迹,是对“捧着一颗心
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师德最生动的诠释。*校长,是一位
扎根乡村教育数十载的“白发守护人”,他自掏腰包修缮校
舍,身兼数职无怨无悔,用自己的微光点亮了乡村孩子的希望
之路,他的故事,是对“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教育初
心最质朴的坚守。
他们的事迹感人肺腑,更发人深省。他们是我们教育战线上
最闪亮的星辰,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正心修身、砥砺前
行的精神坐标。今天,我们以他们的事迹作为会议的开篇,就
是要让大家扪心自问:我们的教育初心是什么?我们的育人使
命是什么?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我们应该以怎样的
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去回应社会各界的殷切期盼,去担当立
德树人的神圣职责?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思想上的对标看
齐,更是一次行动上的集体动员。下面,我结合县教育主管部
门的最新要求和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讲三点意见。
一、以榜样为镜,深刻领会作风建设的时代内涵与极端重要
性
作风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永
恒课题。县教育系统作风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当前教育领
域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的期盼前所
未有,加强作风建设、提升队伍素养的紧迫性也前所未有。这
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对我们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提出的
严肃而深刻的时代命题。
首先,加强作风建设,是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
使命的根本保证。教师,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沉甸甸
的政治责任。我们培养的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的言谈举止、精神风貌,直接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的形成。如果我们作风散漫、纪律松弛,如何能培
养出纪律严明、品格高尚的学生?如果我们精神萎靡、不思进
取,又如何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追求卓越的斗志?从*校长
和*校长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家
国情怀。正是这种信念与情怀,支撑着她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
象的困难,创造了令人敬佩的教育奇迹。因此,我们必须把作
风建设提升到政治高度来认识,时刻牢记我们的根本任务,确
保党的教育方针在我们学校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
其次,加强作风建设,是回应人民群众对“好老师”热切期
盼的必然要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社会对教师职
业的传统认知,也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基本要求。随着社会的
发展,家长们对教育的关注点,早已从“有学上”转变为“上
好学”,对“好老师”的定义也更加丰富。他们不仅希望老师
业务精湛,更希望老师品德高尚、富有爱心、认真负责。*校长
在家访路上磨破的鞋底,*校长为学生修缮校园时花白的头
发,就是对“好老师”最直观的定义。反观我们自身,是否做
到了把每一个学生都放在心上?是否做到了与每一位家长都进
行耐心平等地沟通?我们的工作作风,就是学校最直接的“名
片”,群众的口碑就是我们办学水平最真实的“晴雨表”。只
有作风过硬,我们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
尊重。
最后,加强作风建设,是推动学校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的内生动力。自2017年建校以来,我们*县第五实验中学走过了
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已发展成
为拥有近两千五百名学生、一百七十余名教职工的规模化学
校。我们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教师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特别
是我们创新性实施的“大数据精准教学+智慧课堂”工程,在提
升教学效率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
队,其中市级杏坛名师1人,市特级教师2人,市县级学科带头
人和教学能手超过60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教职工
的辛勤付出。但是,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学校要从规模发
展走向内涵发展,要从“有特色”走向“高质量”,最根本的
驱动力,必然来自一支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教师队伍。优良
的作风能够催生强大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创新力,能够将我们
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从纸面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具体环
节,从而真正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二、以问题为导向,精准剖析当前我校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短
板与不足
成绩要肯定,但问题更要正视。召开作风建设会议,不是为
了评功摆好,而是为了“红脸出汗”“排毒治病”。我们必须
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揭短亮丑,只有把问题找准、把根源挖
深,我们的作风建设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结合日常观
察、师生反馈以及上级部门的指导意见,我认为我校当前在作
风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高度警
惕和深刻反思。
第一,在教学管理层面,存在“严”与“实”的温差。制度
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我们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不可谓不健
全,但“严”和“实”的力度在传导过程中层层递减。部分教
师存在“专业惰性”和“本领恐慌”。有的老师对新课程标准
的学习研究不深不透,教学设计陈旧,课堂教学依然停留
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言堂”的传统模式上;有的青年教
师虽然有热情,但教育教学理论功底和实践技能尚显薄弱,面
对复杂的学情显得力不从心;有的老师对我们引以为傲的“大
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只是停留在会用、能用的层面,没有真
正做到深用、活用,未能有效利用数据分析来反哺教学、实现
因材施教。更有甚者,出现了备课不充分、上课“踩点”进教
室、课后辅导不及时等现象。这些看似是小问题,但反映出的
是一种敷衍应付、不求甚解的工作态度,伤害的是课堂的效率
和教学的质量。
第二,在师德师风层面,存在“爱”与“责”的偏差。绝大
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