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XX市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的调研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 XX 市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的 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 为重中之重。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高校毕业 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关系千家万户。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大力实施 人才赋能工程,综合研判高校毕业生在我市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情 况,2025 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一组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 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全市高校毕业生供需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 深入 X 职业技术学院、X 工业园区以及部分民营企业,和 24 名 企业人事业务骨干、新入职高校毕业生以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 行了面对面座谈,充分了解我市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供需现状, 综合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意见建议。 一、我市高校毕业生供需现状及特征 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20XX 年、2024 年、 2025 年毕业生人数分别为 1158 万人、1179 万人、1222 万人, 分别较上年增长 7.6%、1.8%、3.6%,3 年连创历史新高。随着 技术进步加速演进,市场需求快速变化,传统行业岗位数量缩减, 高校毕业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找满意工作难”与“用 人单位招合适毕业生难”的问题并存。 一直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 等青年就业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 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把扩大就业容量和提升就业质量相 结合,通过强化政策支持、创新引才方式、搭建精准平台等方式, 全力助推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同时,随着“2+ 4”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壮大,工业经济长期高位增长,就业支 撑作用显著,相比全国全省情况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 较好。我市实名登记高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近 3 年均保持在 90% 以上,其中 2024 年实名登记 1344 人,当年实现就业 1271 人, 就业率 94.56%。X 职业技术学院近 3 年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 90%以上,在全省同类院校中排名始终在前 10 以内,2024 届毕 业生共 2113 人,已在用人单位实习或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意向 1906 人,就业去向落实率 90.16%。通过调研发现,我市高校毕 业生市场供需情况呈现以下特征。 (一)高校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是工业企业。我市是工业资 源型城市,拥有齐全的产业门类和完备的工业体系,工业企业是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随着 X 集团公司产业规模的扩大, 20XX 年、2024 年、2025 年通过校园招聘吸纳就业分别为 430 人、500 人、280 人,自 2018 年以来通过校园招聘、订单培养等 方式引进的工程技术、经营管理、技能操作等各类毕业生超过万 人,吸纳就业能力十分显著。从冶金学院毕业生本地就业情况来 看,X 集团公司是本地就业首要选择,其余学生在我市的就业意 向很大一部分也是工业企业,近 3 年的毕业生中,在 X 本地工 业企业就业的 940 人,占本地就业人数的 67.64%。从 X 经开区 和 X 工业园区情况来看,民营工业企业同样是吸纳就业的重要 一环,尤其是薪资待遇,相对于市内外其他民营企业来说颇具优 势,就业吸引力同样比较高。可以说,我市工业企业已经成为高 校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阵地。 (二)高校毕业生择业时最关注薪资收入。我市已就业高校 毕业生对现有工作的满意度为 47.84%,明确表示不满意的为 10.58%。查阅到相关资料显示,全省的满意度为 46.6%,明确 表示不满意的为 17.7%。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高于全省平 均水平。通过座谈交流发现,受访高校毕业生普遍表示,薪资收 入是影响就业满意度的最大因素,在找工作时考虑的因素当中, 明显优于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工作稳定性、人际关 系等因素。 (三)未就业毕业生主要面临人岗匹配问题。通过座谈了解 到,在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中,大部分人表示曾经有过求职经历, 并且今后还将继续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问及求职面临的困 难时,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岗位需求少”、“有岗位但符合自己要 求的少”、“专业不对口”。待业毕业生中,对找工作的态度都比 较积极,并且更加关注薪资收入和工作稳定性,同时对于找工作 的愿望也比较迫切,非常愿意接受政府提供的就业服务。高校毕 业生“缓就业”“慢就业”现象客观存在,但待业毕业生面临的 主要困难是“人岗相适”的客观问题,与主观“躺平”观念关联 度不大。 (四)工业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用工缺口依然存在。从 2025 年一季度“2+4”产业链企业用工情况来看,总缺工 557 人,大 专以上学历要求占 50%;化工与新材料行业缺工相对最为明显, 缺工数量占比超过 40%;缺工岗位以生产技术岗或生产操作岗 为主。从近期的大型招聘会数据来看,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中, 生产技术类岗位占绝大多数,财会、设计、销售等服务辅助类岗 位相对较少。通过访谈也了解到,很多工业企业普遍因人员流动 而导致了部分岗位动态化空缺。我市工业企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的同时,对高校毕业生的用工需求还存在一定缺口,缺工岗位对 高校毕业生这一群体的专业匹配度和技能水平要求较高。 (五)高校毕业生“外流”现象较为明显。冶金学院 2024 届毕业生中,452 人在 X 市就业,1454 人在 X 市以外就业;近 3 年毕业生中,在 X 以外初次就业的人数占 70%以上。以社会 面 2024 届高校毕业生为例,2020 级我市生源地高校学生 4039 人,对应到 2024 届高校毕业生,在我市实名登记的仅有 1344 人、 占 33.28%,其中明确“X”的毕业生为 608 人、占 15.05%。所 以说,高校毕业生流出 X 就业的大趋势客观存在,大量 X 生源 地和 X 毕业的高校毕业生未能留在 X 本地就业。 二、主要问题 高校毕业生供需问题,不仅仅涉及社会民生,也涉及产业发 展。高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不是简单的数量供需 矛盾,还有高校毕业生个人观念、专业、能力与岗位供给、企业 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