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XX县XX乡2025年度工作总结报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XX 县 XX 乡 2025 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2025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十四 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 瑶族乡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将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与全面贯彻党的 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 定精神学习教育”,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强化理论武装与政治引领,筑牢高质量发展思想根基 乡党委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系统性、常态化的学 习教育,不断提升全乡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 治执行力,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一)深化思想理论学习,凝聚奋进共识 全年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挥“头雁”效应, 带头深学细悟,全年组织集中学习研讨 12 次,专题学习《习近平谈 治国理政》第五卷,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治国方略与思想伟力。 同时,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部署新要 求,组织开展专题宣讲与辅导报告会 6 场,引导全乡干部群众将思 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通过学习,干部队伍运用系 统思维与问题导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为优化 基层治理、推动产业升级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二)扎实推进作风建设,营造清正风气 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自年初起,在全乡范围内扎实开展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乡党委制定周密工作 方案,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组织全乡党员干部通过专 题读书班、警示教育大会、青年干部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系 统学习 8 次,观看警示教育片 6 部,确保学习教育覆盖到每一个党 支部、每一名党员。坚持刀刃向内,深入查摆问题。乡领导班子 带头查摆问题 42 个,其中需集中整治的 2 个重难点问题已建立专 项台账,明确责任领导与整改时限,现已取得决定性进展;立行立 改问题 40 个,均已整改到位并形成长效机制。通过学习教育,全乡 干部工作作风持续好转,服务意识明显增强,累计为群众解决“急 难愁盼”问题 150 余件,群众满意度与获得感得到切实提升。 (三)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建强战斗堡垒 持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组织动能。 严把党员“入口关”,全年新发展党员 14 名,按期转正党员 15 名, 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61 名,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得 到提升。深化“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全乡 10 个行政村组 建了 11 支党员先锋队。在年度防汛抗灾、森林防灭火、人居环 境整治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党员先锋队累计出动 450 余人次,充分 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 这些实践,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二、聚焦核心任务与主责主业,驱动经济社会稳健发展 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紧紧围绕“产业兴 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 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作为底线任务,常抓不懈。建立 健全网格化监测预警体系,通过干部日常走访、数据比对等方式, 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全年新识别纳入监测对 象 4 户 15 人,成功消除风险 6 户 25 人,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的底线。对全乡 82 户监测对象,逐户建立帮扶成效评估机制,实行 “红黄绿”三色动态管理,确保帮扶措施精准有效。严格落实各 项帮扶政策,全年累计发放各学段教育资助 53.2 万元,惠及学生 541 人次;落实“雨露计划”补助资金 33.3 万元,惠及 111 人。脱 贫人口与监测对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 100%,大病救助、临时 救助机制运行顺畅。在产业帮扶方面,为 150 余户监测对象申报 庭院经济等产业奖补资金 23.8 万元;在就业帮扶方面,为 2000 余 人次申报外出务工一次性交通补助,动态调整公益性岗位 45 个, 确保困难群众稳定增收。同时,针对上年度各级考核评估反馈的 问题,建立整改台账,举一反三开展自查自纠,所有问题均已按期 整改销号。 (二)坚决扛牢粮食安全,夯实农业生产根基 始终将粮食生产作为压倒性政治任务,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 种面积和产量。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遏 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通过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和 网格化监管,确保全年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 6300 亩以上,玉米、大 豆等旱粮作物面积达到 3200 亩。深入开展耕地抛荒专项整治行 动,建立“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常态化监管机制,对全乡 范围内的抛荒地块实行台账式管理,至年底已全面实现销号清零。 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水稻良种覆盖率达到 100%, 主要粮食作物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 95%,为粮食丰产丰收提供了 有力科技支撑。 (三)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立足本乡资源禀赋,持续做大做强 XX 花等特色产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