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0 日新疆区直遴选面试真题及解
析
第一题:马兴瑞书记在全区县市区党政正职首期培训班上的
讲话中提到,要求干部要放下“架子”,主动到群众中去,同群
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要端正“位子”,清醒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
党和人民赋予的,真正沉下心来、心无旁骛为群众办实事,强调
要始终牢记“心中有民”、以民为本,请结合为民服务谈谈对你
的启示。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以最广大人
民根本利益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兴瑞书记在讲话
中强调,要牢记“心中有民”、以民为本,放下“架子”、端正
“位子”,体现了强烈的宗旨意识、人民立场,这不仅是对全体
学员的明确要求,更是对全区各级党员干部的殷切期望。下面结
合工作实际,谈一下对我的几点启示。
一要多说群众话。跟群众放下“架子”,首先得跟群众拉近
距离,能聊到一块、说到一起。学会用“群众语言”说话,群众
才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宣讲政策
存在“照本宣科”“言之空洞”现象,把宣讲变成“宣读”,这样
的宣讲打动不了群众,效果可想而知。党员干部要想做好群众工
作,就要多讲“土话”、少讲“官话”,把政治话语、理论话语转
化为群众语言、日常语言,多用讲故事、打比方的手法宣讲理论,
多用谈心式、聊天式的语言答疑解惑,帮助群众加深理解,才
能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要多问群众需。群众是我们党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坚持问
需于民,是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
记到一些贫困地区、农村去调研,经常讲到的一句话就是“群众
还需要什么”。只有真正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所盼,我们的
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才不会脱离群众需要。在工作中,党员干部
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多坐“小板凳”,多走“泥巴路”,
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要多问问群众的意见、多
看看群众的脸色,才能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制定的
政策才能更加精准有效。
三要多办群众事。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做好
群众服务就要坚持问题导向,从问题入手,把群众身边的急难愁
盼问题解决好。群众在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工作就做到
哪里。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群众安危冷暖记在心上,勇于担当、
主动作为,不回避、不推诿,认真安排好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进
一步简化服务流程,让群众“少跑腿”,特别是面向困难群众要
广泛组织开展救助帮扶、走访慰问活动,努力把好事办好,把实
事办实,把小事办精致,办到群众心坎上,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
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四要多贴群众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和群众心贴心,党
的根基才会更为稳固,群众生活才会更加幸福。党员干部要深刻
认识到党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根植于人民,真正俯下身来、沉
下心来才能服务好群众。之所以当前有些党员干部距离群众越来
越远、感情越来越浅,很大原因就是没有摆好自己的“位子”,
把权力凌驾于人民之上。这就警示我们,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要
时刻牢记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谋取私利的工具,更
加注重廉洁自律,坚守初心本色,做到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以
廉洁的操守和良好业绩造福百姓、赢得民心。
总之,无论是放下“架子”还是端正“位子”,最终还是要
做出党员干部应有的“样子”。我们要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
作的新特点新要求,从思想、行动、方法和情感上全面贴近群众,
才能真正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第二题:在你负责组织的农产品展销会上出现了以下四条状
况:
1.有部分展位的商家存在虚假宣传;
2.一些展位商品介绍不清;
3.现场的冷藏设备不够;
4.现场秩序混乱。
作为展销会的负责人,你怎么处理这些情况?
农产品展销会是积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乡村振兴的
重要平台。作为展销会负责人,我会切实担起职责,不回避矛盾,
按照轻重缓急,积极统筹好各部门、各方面资源,妥善处理好
有关突发情况。
针对“有部分展位的商家存在虚假宣传”状况。在展销会上
售卖产品须坚持诚信原则,我将对虚假宣传的行为发现一起、处
理一起。首先,我会及时联系发现该问题的有关人员,了解哪些
商家、哪些产品涉嫌虚假宣传,对相关在售产品暂时停止销售,
并统计已经销售了多少产品,对消费者造成了多大损失。其次,
联系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对有关商家进行调查核实,对问题严重
程度进行定性和确认,同时也会积极排查,看其他相关产品是否
存在类似情况。经调查核实后,如果该问题不严重,也未对消费
者造成实质损失,我会商家及时调整宣传方式内容,督促商家确
保宣传内容真实有效;如果部分商家确实为故意而为之,有关部
门对虚假宣传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