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全区“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
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
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
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对前一
阶段工作进行总结,对下一步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确保高
标准、高质量完成我区“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刚才,区发改
局汇报了“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总体进展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
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区委人才办、区经信局、X 经旅局等几
个单位也结合各自领域作了重点发言,听了很受启发。
同志们,时间走到了 2025 年 9 月,我们正处在“十四五”
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的交汇点上。
可以说,“十五五”时期是我们 X 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突破发
展瓶颈、实现能级跃升、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未来五
年,我们是乘势而上、再创辉煌,还是固步自封、落于人后,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今天编制的这份规划的质量、深度和前瞻性。
规划的蓝图有多清晰,项目的储备有多厚实,直接决定了我们在
未来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全区上下必须
以对 X 历史、对 X 人民、对 X 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树牢“规
划为纲、发展为要”的理念,努力编制一部经得起历史和实践
检验的宏伟蓝图。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强化战略思维,在把握大势中谋篇布局,确保规划编制
的高位引领
编制“十五五”规划,首要的是观大势、谋大局。我们不能
就 X 看 X,而要把 X 的发展置于全球、全国、全省、全市的宏
观坐标系中去审视和定位。
一是要深刻领会“八八战略”的时代价值。“八八战略”是
引领 X 发展的总纲领、总方略,其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发展而
不断丰富。我们在编制“十五五”规划时,必须始终坚持这一战
略思想,紧密结合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要求,深入思考如何在新发
展阶段更好地发挥 X 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体制机制优势,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找准我们的角色和定位,推动“八八战略”
在 X 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深化、再谱新篇。
二是要准确把握发展方位和阶段特征。当前,我们正处在一
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速重构。同时,国
内发展也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但
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区域竞争已经从过去的“拼资源、
拼政策”转向了“拼创新、拼环境、拼能级”。对于 X 而言,我
们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经济总量已迈上新台阶,2024 年上半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447.0 亿元,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但我们
也要清醒地看到,传统动能有所减弱,发展瓶颈日益凸显,土地、
能源等要素制约趋紧。因此,“十五五”时期我们的核心任务,
绝不是简单的量的增长,而是质的跃升,是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
变。我们的规划必须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
的合理增长。
三是要积极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要敏锐洞察
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的发展动
向,思考 X 如何在这些新赛道上抢先布局。特别是在制造业领
域,我们必须加快推动“224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从传
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全面转型。规划编制
要为这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在空间、政策、人才等方
面预留充足的“接口”和“跑道”,确保 X 能够在未来的产业竞
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二、强化辩证思维,在承前启后中精准落子,确保规划编制
的前瞻科学
“十五五”规划不是一张白纸上画图,而是在已有基础上描
绘新的画卷。我们必须坚持辩证思维,处理好“上与下”“前与
后”“内与外”三对关系,确保规划既“顶天”又“立地”。
(一)要找准“上下贯通”的发力点。“十五五”规划的编
制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向上对标、争取支持的过程。我们要深入
研究国家、省、市的重大战略部署,特别是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
展、数字经济创新提质、海洋强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等重大决策,确保我们的区级规划能够与上级战略同频共振、无
缝衔接。各部门要主动加强与上级对口单位的沟通汇报,将我们
X 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的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
积极向上推荐,力争更多内容纳入省、市规划的“大盘子”,从
而获得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资源支持。
(二)要找准“前后贯通”的衔接点。“十五五”规划的编
制,必须建立在对“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全面、客观、深刻评
估的基础之上。《X 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
估报告》和各项专项规划的终期评估报告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
验和镜鉴。“十四五”期间,我们谋划推进了 649 个重大建设项
目,总投资约 6808 亿元,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这些项目中,哪些取得了预期效果,哪些进度滞后,背后的原因
是什么?“十四五”规划设定的 32 项主要指标,哪些已经提前
完成,哪些尚有差距,约束性指标的完成情况如何?这些都需要
我们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刻反思。对于成功的经验,要在“十五五”
期间继续坚持和发扬;对于存在的短板和问题,要在“十五五”
规划中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发展的可
持续性。
(三)要找准“内外贯通”的结合点。编制规划既要“跳出
X 看 X”,也要“立足 X 发展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