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XX县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培训班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XX 县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全县公共资源交易业务培训班,这是 县委、县政府着眼于新发展阶段,为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 为、优化我县营商环境、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而作出的一 项重要部署。参加今天培训的,有来自各镇、园区和县直单位的 骨干力量,也有来自交易代理机构的业务负责人,还有我们交易 中心的全体工作人员。大家都是奋战在全县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第 一线的实践者、推动者和监督者。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 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为我县公共资源 交易事业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举办这次培训,时机关键,意义深远。公共资源交易工作, 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市场,是政府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是 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更是衡量一个地区营身环境、治理 能力和廉洁水平的“经验交流”。做好这项工作,任务艰巨,责 任重大。下面,我结合当前形势和工作实际,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 极端重要性 公共资源交易,看似是程序性的业务工作,实则是关系发展 全局、关系群众利益、关系政府形象的政治工作。大家必须跳出 “就交易看交易”的思维局限,从更高层面、更宽领域来审视和 把握这项工作。 第一,这是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 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整合与共 享,强调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 大市场。近年来,国家层面政策法规密集出台,从 2023 年国家 发改委修订《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目录指引》,到各地纷纷在 2025 年更新发布本地的交易目录都释放出强烈的信号:破除地方保护 和市场壁垒,实现“应进必进、能进则进”是大势所趋。我县的 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必须主动融入这一大局,对标最高标准、最 好水平,不断拓展交易范围,将更多如生态修复余量资源、碳排 放权等新兴交易品类纳入平台管理,通过规则的统一、标准的规 范,吸引更多优质的市场主体参与我县的经济建设,为县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二,这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举措。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公平、 公正、公开、高效,是营商环境最直观的体现。近年来,我县在 这一领域付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曾获得“全 国公共资源交易百强县”的荣誉,也着力打造了“XX 无忧 XX 交易”的服务品牌。数据显示,我县公共资源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交易质效稳步提升。据统计,截至今年 9 月底,全县平台完成各 类交易项目超过 1200 个,交易总额突破 80 亿元,相比去年同期 增长约 15%,为县财政节约资金近 5 亿元,国有资产增值超 1.2 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但我们 也要清醒地看到,对标先进地区,对标市场主体的更高期待, 我们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个别单位对政策法规理 解不深不透,存在规避进场交易的现象;部分项目招标文件编制 不够严谨,存在一定的倾向性;交易流程中还存在一些堵点、痛 点,影响了交易效率;“重交易、轻履约”的问题依然存在。这 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是优化营商环 境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第三,这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设廉洁政府的内在需要。 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资金密集、关注度高,历来是腐败问题易发多 发的重点领域。从刚才大家观看的警示教育片中可以看到,一些 曾经的业务骨干,就是因为在交易环节动了歪心思、伸了不该伸 的手,最终身陷囹圄,教训极其深刻。公共资源交易的每一个环 节,都涉及重大利益调整,都面临着各种“围猎”和腐蚀的风险。 守不住这条防线,不仅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损害公共利益,更 会严重破坏政治生态,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把公共资源 交易工作做好,把每一个项目都打造成阳光工程、廉洁工程,确 保交易过程和结果都经得起时间、群众和纪法的检验,就是对全 面从严治党的最好落实,就是对建设廉洁政府的直接贡献。 二、聚焦关键,准确把握新阶段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核心要 求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做好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必须在继承 过去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聚焦关键环节,拿出更实举措, 实现新的突破。 第一,要在“公”字上做文章,着力维护公平公正的交易秩 序。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公正是最高的效率。要让交易平台真 正成为机会均等、规则平等的竞技场。一是要实现“阳光交易” 全覆盖。严格落实信息公开制度,做到交易信息、资格条件、评 审过程、中标结果、合同履行等全流程信息依法依规、及时准确 公开,最大限度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二是要深化“技术创新”促 公平。要持续优化我县行之有效的“双盲”评审机制,探索应用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围标串标、异常报价等行为进 行智能分析和预警,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三是要破除“隐性壁 垒”无差别。要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招标文件